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甘肃会宁村官刘燕妮让穷村和外界连通

发稿时间:2016-10-28 10:00:46 来源: 大学生村官报

  

   图为刘燕妮近影

  1992年出生的刘燕妮,现任中川镇糜岔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这个90后妹子毕业于上海金融学院,当初是放弃了在上海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贫困的西北老家——甘肃省会宁县当大学生村官的。

  糜岔村是个特困村。这样的特困村,会宁还有109个,特困人口近11万。

  “红军从我家门前走过,我不能让这胜利的土地变荒芜。”刘燕妮的大学同学中,只有她一个人选择到了农村。的确,糜岔村的现实能让很多人却步:全村供电能力不足、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村委会驻地是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土坯房,平时大家喝的都是井里的苦水,喝多了就得拉肚子。与城市生活巨大的落差,让刘燕妮一度特别抑郁,也让她理解的“长征精神”真正脱离了书本和理论,“当年长征是为了摆脱敌人,现在这个敌人换成了贫困!”

  “精准扶贫”既是任务,也是群众的呼声。而在刘燕妮到村之前,糜岔村扶贫的事总是“有想法、没办法”。“长征故事听了千万遍,也抵不过下一次村。”通过挨家挨户走访,燕妮说,“村民们的渴望,刺在了我心上。”于是,她决定“捋起袖管干活”。

  相比农村姑娘,城里女孩无疑更懂得怎样运用现代手段,让村里人和外面世界“连通”上。过去一年时间里,经过刘燕妮反复奔走,向上争取,“自来水入户”通到了全村4个组、电网改造、硬化道路,老百姓终于盼来了村庄改变的希望。

  “村里165户人家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就是我的长征”。为了帮助村民增收,刘燕妮一边忍受闲言冷语,一边挨家挨户做工作,引导农民连片种植马铃薯。可让热情高涨的农民和她都没想到的是,眼看到了收获季,灾难从天而降,当地遇上百年大旱,村子上千亩庄稼绝收,导致全村经济损失上百万元。村主任查看作物长势时,手里捏着干瘪的玉米棒,站在田里,泪如雨下。这次惨痛的教训也如闪电一般劈在刘燕妮头上。长征精神打小就萦绕耳际,可真面对一个穷困潦倒的摊子时,燕妮感到自己的长征才刚刚开始。

  绝收让土地起死回生暂时无望,她便“赶着”村民走出去务工,帮忙联系县里能接纳打工的地方,“先过了前面这个坎再说!”

  在苦熬中,焦急的农民和刘燕妮很快等来了好消息:9月初,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查看灾情,协助和指导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甘肃省减灾委、民政厅启动Ⅲ级救灾应急响应,努力帮助受灾地区减轻灾害损失。

  这次村里庄稼绝收主要是天灾,刘燕妮是受了无妄之灾。但这也给了她一个很好的教训:在看天吃饭的会宁,水是关键。“渡过眼前的难关后,我一定想办法把灌溉管道尽早铺到每户农民的地里!”这是刘燕妮明年的计划,她说,刀架在脖子上也要完成。

  相比苦干,现在村里似乎更加需要点精气神。这也是刘燕妮最担心的,很多时候,人们“思想的改变比取水还要难”。由于信息不灵通,村里中老年人的思维节奏比外面要慢好几拍,有时候上面来了好政策,宣传起来竟还会“走不通”。眼下,她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动员村里的年轻人返乡。年轻人回来了,思路活跃,力量就大,发展速度就快。“一句话,新长征还有很长,路还有很远,但绝不是梦。”

  记者手记 >>>

  过去会宁有“三苦”精神,而在大旱之交、脱贫攻坚期,青年尤其是驻村大学生村官,如水退后露出的礁石,格外引人注意。

  以刘燕妮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正逐渐成为会宁农村脱贫和抗旱的主要力量。他们从小就对长征精神耳濡目染;他们年轻却肩负重任;他们成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枢纽;他们是出乎领导意料的实干家;他们的好想法甚至颠覆了村委老干部的发展观。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长征精神的继承者,又默默地助推了长征精神的当代化。收集民意、传达政策,年轻的村官们让中央政策、政府帮扶力量和老百姓干革命的精神在这片热土上一次次胜利“会师”。

  重灾被解救后,一条条新长征路将继续开辟,走下去。 陈凯姿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