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无论“留”还是“流”,都要规划好三年

发稿时间:2016-12-19 09:20:32 来源: 农民日报

  离任大学生村官的思考

  “村官”:一种选择

  大一大二的时候,课余之际,我一直忙着参与所在社团——“西部之窗协会”组织各类活动,包括去京郊打工子弟学校支教,赴河北、四川、甘肃等地支农支教调研,关注学校后勤农民工群体,关注聋哑儿童学习生活等等。

  那个时候,大家意气风发,都想着做一番有意义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也在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定义“大学生下乡”。那个时候,我也还不知道什么是大学生村官,尽管北京自2006年就开始选聘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京郊农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

  大三了,从西部之窗协会退下来之后,开始把心思放在学习,放在以后的出路思考上。一天去教室自习的时候,发现有些教室被占用了,经打听知道,原来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正在参加大学生村官的面试。后来,也逐渐知道了大学生村官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获得北京市户口,考公务员算基层工作经历,考研还可以加分等等。

  随着了解的深入,发现大学生村官不仅能够有那些显而易见的“好处”,而且还能体验“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迈。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尽管自己生自农村、长自农村,但是对农村并不太了解;尽管在校期间多次前往农村支教调研,但是时间短,犹如蜻蜓点水,无法深入了解农村。而大学生村官就给自己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于是,在“深入农村的机会+种种好处+豪迈气概”的合力之下,抛弃了纠结,选择报考了大学生村官。

  工作:锦上添花

  到村里之后,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因为不了解村里的历史尤其是各种矛盾纠葛,因为自己还不具备让村民物质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能力,注定了我的工作必须是为村里锦上添花。而锦上添花的前提,就是基于对所在村子的深入了解,以及与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以及所能调动的人脉、资源等相结合。

  正是在这种定位之下,有了自己的“村官”工作规划。“接下来的三年,我要俯下身子,用心走进这片土地,走进家家户户,了解村民的家长里短,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接下来的三年,我要注重学习,向村民学习专业的农村知识,向村干部学习有效的工作方法;接下来的三年,我要不断思考工作的方向,明确村庄的发展思路;接下来的三年,我要勇于实践,切实为村民利益着想,切实参与新农村建设。”

  在村里工作两年之后,自己也曾梳理过所做的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比如,除协助村“两委”做好党建、村级建设等常规工作之外,调研挖掘本村的百年老戏——蹦蹦戏,并形成的完整调研报告成为怀柔区团区委举办的青年发展论坛上的主题报告之一,带领大榛峪村蹦蹦戏团成员向全区展示了蹦蹦戏的魅力。还开办了全镇第一个村庄博客和微博,集中宣传本村的村风民俗和旅游文化资源。并主动牵线搭桥,促成大榛峪村与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党支部建起了京郊首家以游客为服务主体的农家书屋,与中国旅游出版社建立了北京市首家“旅游文化共建工程示范点”,与新华网建立了“新华微博游客书屋”和“新华网友活动基地”等。

  出路:“留”还是“流”

  经常在大学生村官交流群里看到很多大学生村官朋友一直纠结于待遇、编制等问题,并因为纠结所以抱怨,因为抱怨而怠工等等。每次看到有发这些牢骚的,我心里就感觉很不好。有次实在忍不住了,在群里就直接“劝”对方,既然觉得村官工作待遇不高,不是公务员编制或者事业编制,完全就可以不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嘛;既然加入大学生村官队伍还那么多牢骚,完全就可以辞职换岗嘛。有这发牢骚的功夫,还不如多想想怎么做得更好,从而对得起自己的“村官”选择。

  有师弟师妹问我关于“村官”的问题,我都会说一个观点,“村官”工作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艰苦,也不是你所想像的那么轻松。不管怎样,我都有一个建议,就是三年合同时间中,第一年、第二年以为所在村锦上添花为主,第三年以为自己的出路考虑为主。根据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划,可以选择“留”,比如考所在镇的公务员事业编、“村官”续聘,如果有创业基础的话,可以继续在村里创业等;可以选择“流”,比如考公务员事业编、考研、自主择业、创业等。

  关于“留”还是“流”的选择,我也纠结过,“留”的好处是,这里自己熟悉,同事相处之间也更容易。但是考虑到各种生活压力,以及市区的种种便利性,于是我最终决定“进城”找工作,这次不再像大四那年找工作,没有目标,漫天撒网。

  现在,离开“村官”岗位已有3年多了,一直感谢这段经历所带来的美好回忆,每年也都会至少回村里一次,看看那淳朴的村民,看看那干净整洁的村貌,看看那山水长城。也会接到村民的电话,“小李,啥时候回来呀,杏熟了”“小李,来我家吃粽子”……

  最难忘是故乡情,而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大榛峪村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李学文)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