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留住大学生村官在于“留心”

发稿时间:2017-01-23 17:26:16 来源: 中国网

  从天之骄子到“泥腿子”,大学生村官刘子龙扎根山村不容易。给村里安电子眼,他与干部攀树、爬墙、扛木梯;为了贫困山村富起来,他跑项目、做规划,与村民一起摸爬滚打。刘子龙之所以成为村里的“香饽饽”,关键是他投入了真情,干的事儿接地气。(人民日报)

  实施选聘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工作以来,多数大学生村官都愿意踏实在村工作,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得到基层干部群众广泛认可。但是,大学生村官计划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基层需要的不是“临时工”,它实际充当的也不应是就业的“避难所”抑或入仕升迁的“跳板”。

  留守,还是流失?让更多的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这本来是多方共赢的好事:农村发展需要更多知识青年的加入,大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需要基层经验来积累,而更多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去基层去一线,这应对大学生就业难也起到一个很好的缓冲。

  不过,几年过去了,大学生村官却遭遇了诸多的尴尬。不少村民抱怨:“大学生村官不要像水上的皮球,从上面看下水了,在下面看漂在水上,要能做点实事”。有些大学生村官也自怨:“我们算什么人?如果是农民,我们没有土地;如果是工人,我们不享受工人待遇; 如果是政府工作人员,我们又没有编制,工资跟他们相差一两倍!”还有教育专家担心:“大学生村官计划别又成了烂尾楼?”

  显然,当初吸引大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的政策条件,到了今天反而暴露出了它的短板效应,这就需要我们从理想重新回归现实,来给制度打打补丁。那些想离开的,或者压根不适合的就让他们自然离开,但对那些有扎根意愿、有能力支持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村官要拿出一些“留人”的诚意和决心。

  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严格执行政策规定,对任何不符合政策的截留、借调,都要受到追究和问责。二是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考核,明确大学生村官必须下村工作,将村官下村纳入对乡镇组织工作考核,以制度促使村官下村工作。三是将组织管理与乡镇管理结合起来,完善上级监管机制,使乡镇不能再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免费的“临时工”。

  从理想设计看,确实如此,但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遭遇,却让我们不得不从理想设计回归现实:政府部门究竟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大学生村官计划?农村又给大学生村官创造了多大的事业空间?高调推行、“进口”不断扩大的村官计划,“出口”在哪里?笔者以为,离开了对大学生自身成长的关注,村官计划将难以多赢。而这其中的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多多思量。(文/曾小明)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