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变乡村:大学生村官带村民走上致富路
发稿时间:2017-06-05 16:19:00 来源: 北京晚报
高考改变乡村 “野菜小王子”的大梦想
一个农村娃,通过高考从黑龙江考到北京读大学,毕业后去了延庆做村官,工作之余开始创业卖野菜,带领村民就业增收。三年村官合同期满后,他选择续聘,和村民一起开发农家院,至今仍奋斗在基层。
今年28岁的大学生村官迟得双说,高考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基层农村太需要年轻人了,他想为农村做点事情。
选择
毕业选择做村官,因为有点家国情怀
迟得双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从初中开始到大学,他一直是班长,大学期间还担任学院团委副书记、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组织能力较高、社会实践经历丰富。
2013年毕业季,拿到了法学和英语双学位的迟得双原本有机会做另一份更好的工作,但因为想去农村工作的愿望“非常迫切”,他最终选择去延庆的刘斌堡乡观西沟村,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迟得双知道这是出于热爱。由于自己农村生活的经历和受读书时多位老师价值观的影响,迟得双笑言,他身上有一股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不过,现在可能更加现实,更接地气了。”
2013年7月份,迟得双正式入职上岗,成为刘斌堡乡观西沟村的大学生村官。初到观西沟村,迟得双感觉村民很友好,但村里的经济条件比较薄弱。在努力适应新工作生活环境的同时,工作内容多少有些让他不适应。
不过,迟得双很快调整心态,逐渐适应了村官工作。他在工作之余,开始想着自己要为村里做些什么。那段时间,迟得双经常会在下班后,去田间地头挖野菜。逐渐地,迟得双在挖野菜的兴趣中,找到了方向和灵感。
有一次,中央民族大学韩小兵老师去乡里和他见面,两个人在挖野菜时,老师突然对他说,“你要真想干点儿事情,为何不结合山里的野菜发展一个产业,带动村民们致富呢?”老师的这番话,对迟得双而言是一剂强心针。此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计划。
改变
山野菜公司搭上“互联网+”,自己亏本 村民增收
创业之路并不容易,2016年3月29日这一天,迟得双的山野菜创业公司正式成立,他还申请了“野菜小王子”的注册商标。刘斌堡乡是山野菜公司的经营地址。
成立山野菜公司,前期市场调研和启动资金十分关键。事实上,在公司正式成立之前,迟得双已进行了一年多时间的市场调研。那一年多时间,他经常拿着山野菜样本,穿梭于北京城的各个公园、市场、酒店、特色饭馆等地。而先期投入的三四十万元启动资金,主要是靠自己从亲人、朋友、老师处东拼西凑而来。
有了调研和资金,迟得双的创业梦就更近了。他将自己的创业计划告知乡里的领导同事,乡里通过每个村的广播站发布通知。一开始,报名为迟得双送野菜的只有七八户村民,慢慢地,村民越来越多,现在全乡长期稳定给他采野菜、供货的村民有20户左右,大都是低收入户。
光有“供货商”不行,还得有出货口。为打通整个收货出货的流程,迟得双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让山野菜公司的运行,线上线下两头开花。在线上,迟得双借助“互联网+”,开设了一个野菜微店,并且建立了几个微信群,270多名群友大多都是“野菜发烧友”。一旦有新的野菜上市,迟得双会在群里告知,确定谁要购买野菜后,他当天就会去村里收货,“都是当天收货,当天结钱,我从来不会欠村民一分钱。”
如今,迟得双的山野菜公司慢慢步入正轨,公司长期员工大约有10人。从20户村民“供货商”那里收购的野菜,主要包括蒲公英、野苦菜、茵陈、山蘑、农家菜干等。迟得双也有难处,虽然目前山野菜的销量尚可,去年全乡20户供货的低收入村民年收入平均增收一万元左右,但时至今日,自己仍是一个“亏本”的状态。“现在不能评判自己创业是否正确,但带动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