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奔走在烈日骄阳下的女书记赵国敏: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发稿时间:2017-08-11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图为赵国敏(左)在田头向村民了解种植情况。

记者李朝民文/图

  没想到,赵国敏竟有这么大的能量。驻村前,赵国敏是河南省安阳市委农工办副调研员。2015年9月,赵国敏受组织选派,到汤阴县任固镇担任蔡故城村“第一书记”,当上贫困村的带头人。

  赵国敏是市派唯一的县级女干部。她说,以前经常下乡搞调研,对农村并不陌生。但真正让自己“挑大梁”,去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感觉担子很重。

  在同事眼里,赵国敏是个好强的人,干什么工作都不甘落后,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这次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也暗下决心: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转眼间,两年了。赵国敏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蔡故城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赵国敏,聆听了她背后的扶贫故事。

  摸实情出实招

  到村后,赵国敏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清家底。

  赵国敏说,干什么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如果实情搞不精准,其他工作都是徒劳的。为了摸清村情,赵国敏亲力亲为,不厌其烦地走访、座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精准施策找准了“靶子”。

  蔡故城村是省级贫困村,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人的观念陈旧。2015年,全村有460户1911人,经过精准识别,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107人,其中2016年已脱贫10户53人;未脱贫15户54人中有11户39人因病致贫。

  通过调研,赵国敏还发现村内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村“两委”没有办公场所、村民没有文化生活活动场地、村“两委”班子缺乏后备力量、卫生保洁缺乏长效机制、公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经济作物单一等。

  赵国敏说,这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两个问题:钱和人。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赵国敏想到了发展产业。她先后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到河南省内黄县宋村乡屯西村考察光伏发电项目。回来后,赵国敏三番五次协调有关部门,最后争取资金61万元,建成10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年总发电收入16万元,年均为每户贫困户增加收入1500多元。

  同时,在赵国敏的带领下,蔡故城村的种植、养殖产业也是风生水起。种植方面,采用合作社+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模式,种植土豆、油葵等作物,每年为贫困户增加收入1500元,连续4年受益;养殖方面,蔡故城村争取到户增收项目资金12.5万元,养殖“脱贫兔”,覆盖全部25户贫困户,每户年均纯收入3000多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赵国敏说,“我们村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已经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今后我们会千方百计地把精准扶贫理念落细落小落实,让产业发展效益真正落到贫困户身上。”

  抓党建促脱贫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赵国敏说,两年前的调查发现,蔡故城村党支部建设存在支部自身建设不强、谋求发展能力欠缺、制度落实质量不高、党员教育管理弱化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是一道考题。

  如何巧解这道考题?赵国敏给出了答案: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的创造活力。

  蔡故城村的做法是:一是健全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二是加强党员干部学习。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能够准确把握共产党员为人做事、干工作的基准和底线。三是强化党性原则,增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赵国敏引领村“两委”干部把群众的冷暖、群众的诉求放在心上,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同时,赵国敏还结合安阳市委农工办的实际,制定了《市委农工办开展结对帮扶实施方案》,明确了全办15名党员与蔡故城村18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实现精准帮扶。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