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山东谷阳县村官袁立根:我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发稿时间:2017-08-18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当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为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时,我是多么的充实和快乐,大学生村官是多么的神圣和伟大!”2015年,袁立根来到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中铺村,成为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每天跑前跑后,忙得不亦乐乎。见到笔者来采访,不少村民都会忍不住夸上他几句。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地小袁说:“我只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为家人做事,应该的!”

  “小袁不但腿勤、工作扎实、干劲足,而且案头工作很出色,考虑问题成熟周到。从村干部到村民,个个反映这个大学生很实在!”中铺村党支部书记魏庆富高兴地告诉笔者。

  “现在我已经很适应村里的环境了,但刚来时,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该干啥。”袁立根说,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他用双脚走遍了中铺4个村民小组,掌握了全村的第一手资料。“我的手机号码,村里人都知道。”袁立根说,为了让村民了解支持村委的工作,为村民提供快捷的服务,他自制印发《大学生村官服务联系卡》200多张,目前已接受村民通过联系卡咨询办事百余次。小小的卡片缩短了村民与村委干部之间的距离,搭建起了连心桥。

  他还经常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宣传方式将中铺村的情况发在网上,力争让外界全面了解中铺、关注中铺。“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能够给村子带来一次变化,给群众带来实惠,我想这也是党中央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广袤农村的意义所在吧。”袁立根这样告诉笔者。

  为了更好地适应并开展农村工作,他购买了许多关于农村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书籍并认真学习,同时虚心向村里的技术能手和“老前辈”求教,学习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工作经验,很快他便成了村里的“行家里手”,他的办公室也成了村干部和群众最经常的聚集点,群众都喜欢和他一起讨论交流,他也逐渐成了村民的主心骨。

  在基层工作的时间越长,对基层的了解越来越全面,与群众的感情越来越深,袁立根此时发现自己应该做并且能够做的事情也越来越多。

  袁立根所在的中铺村是省定贫困村,183户,739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47人,为了不让一位村民在小康路上掉队,他协助村主任与驻村干部多次与阿城镇党委、政府,县直帮包单位和帮扶企业联系交流,先后为村里争取了危房集中改造、发放扶贫物质、送羊入户、光伏发电和合作养驴等扶贫开发项目,通过因户施策、精准帮扶,2016年脱贫贫困户11户、32人,并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2017年,针对未脱贫的贫困户,他积极争取,多方协调,研究项目方案,利用上级财政专项资金建设高效集约式温室大棚两座,以租赁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对于因病、因残等需要家人长期照顾的贫困户,采取邻里互助模式,为其选择护理人,使贫困户家中的劳动力能够释放出来外出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

  “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我感觉我能帮助更多老百姓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就是幸福。”采访结束时,袁立根说。(王尚斌 肖纪理)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