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这位小村官真有“两把刷子”

发稿时间:2017-09-01 00:00: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报

  

  李明开发“开心果园”项目,让塘坝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股民“坐地生金”。

  

  李明与农地股份合作社成员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李明和村民一起采摘葡萄。

  

  李明牵头召开党群议事会,研究修建循环农业项目。

  3年前,1000多口人、5700多亩田的村子,被定为市“经济薄弱村”。

  3年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3万元,成为“脱贫攻坚示范村”。

  这个村,就是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塘坝村。

  改变,离不开李明。“‘初出茅庐’不畏难,敢叫穷村换新颜”,从大学生村官,到塘坝村党总支书记,再到淮安市劳动模范,李明的每一步成长,都见证了他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执着与艰辛。

  来回奔走,村上有了水泥路

  2012年8月,李明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毅然放弃了年薪10万多元的外企工作,“折身”来到经济薄弱的塘坝村,成了别人眼里的“小村官”。

  “村民选我当书记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能辜负了乡亲们。”面对塘坝村一穷二白的局面,李明没有退路,而是将责任扛在肩头。

  对村民来说,最头痛的就是没有一条水泥路。“以前这条大涧路遇水就淹、逢车就堵,连出门买菜都难。”村民杨万军回忆说。

  上任第二天,李明就为这条路开始忙碌,在交通、水利、规划等部门之间来回奔走。

  最难的是启动资金。李明通过查阅文件、多方咨询,得知县农委、水利、交通等部门每年都会有乡村道路“一事一议”奖补工程,于是他提前准备材料,先后17次前往争取,共筹集到20余万元。

  最苦的是村民的不理解。“我把钱给了你,你修不成路怎么办?”“你才来几天,我凭什么把钱交给你。”面对“一事一议”资金筹集时的非议,李明委屈过,就是没有后悔过。

  “这是当时的设计图、规划图,一共63张,我都快成筑路专家啦。”3个月后,站在1500米新修的水泥路上,李明笑了。

  敢为人先,踏准富民鼓点

  为了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李明从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蹬着自行车,走访完塘坝村8个村民小组、318户人家,李明萌发了利用邻近省道的区位优势,走“生猪养殖+果蔬种植”、成立农地股份合作社、加强土地复耕的发展路子,壮大集体经济。

  想法刚刚抛出,村民们并不买账。“你自己不投入,大伙怎么相信?”一位村民当面质问。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李明把自己的5万元积蓄提供给合作社,解决了缺资金、启动难的矛盾。

  在李明的带动下,仅仅1个月,合作社就流转了2800亩零散土地,引来300万元投资,建成了现代果蔬种植园。农民的责任田流转出去,不但可以拿到租金,年底享受分红,帮助承包大户管理园区还有固定工资。“种了一辈子的地,没想到这耕地能够得到三份收入,这都是小李书记的功劳……”村民刘伟勤激动地说:“大家伙跟着小李书记干,有奔头!”

  李明还通过镇招投标中心,将12.8亩的现代生猪养殖厂面向社会发包,使村集体每年获得19.8万元收入。

  “下一步要申请QS认证,这样合作社的产品就可以进超市、上电商平台。”李明信心满满:“条件成熟的时候,还可以搞众筹农业……”

  责任上墙,党员干部走在前

  “为什么塘坝村长期发展不起来?症结在于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不强。”在村两委会上,李明一针见血。

  如何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成为全村脱贫攻坚的必答题。

  塘坝村有20余个养殖大户,他们在发家致富的同时,却污染了村庄的环境,受到了其他村民的指责。李明获悉后,动员党员养殖大户建发酵床、修沼气池,搞起了循环农业。有了党员的示范带动,不仅村庄环境变美了,还营造了和谐的邻里氛围。

  “我反映卫生室没空调,冬天看病太冷的问题,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村民王淑芬说。李明在广泛征求党员和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投资7万余元对村部进行了改造整修,安装了投影仪、电子显示屏和空调等设施。

  以前村部进来连路都没有,现在宣传栏、图书室等应有尽有,村民伸出大拇指。“这是本周的《塘坝周报》,上面写着党支部今年排查出的负面清单,目前正在逐项进行整改。”李明指着村务公示栏说,党员干部本周干什么、下周将要做什么,村民一目了然。

  付出终有收获。今年5月,李明被评为淮安市劳动模范。然而在李明心里,村民的信任与托付,才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通讯员 陈 岑 张百忍

  记者 杨 涌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