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京城来的“村官”

发稿时间:2017-09-02 03:51:05 来源: 山西农民报

  “小赵以后常回来看看”“孩子,这里就是你的家,想多会回来就回来”……8月3日,灵丘武灵镇韩家房村党支部办公室里挤满了男女老少,他们依依不舍地拉着一位年轻人的手。这位年轻人就是共青团中央办公厅书记处办公室副主任、团中央派驻韩家房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赵赟,他即将结束两年的驻村工作返回原单位。

  韩家房村是团中央的定点帮扶村。2015年8月,团中央选派赵赟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初到该村时,村民们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细皮嫩肉,从大城市来,能干啥?赵赟读懂了村民的眼神,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子来。

  从此,他白天深入全村每家每户听意见、同村民拉家常,并利用一切机会,同村民一同下地干活;晚上回到宿舍做分析、写日志,写调研、做规划。为了搞清楚村庄土地利用现状,他爬山入田,用双脚丈量了韩家房村一万多亩土地,对全村的沟沟壑壑都稔熟于心,对家家户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小赵书记挺好,打交道不错,我看像咱村里人……”村民杜理说。

  在得到村民信任后,赵赟开始着手实施帮扶计划。他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着手,推行了党员设岗定责和承诺践诺,完善了“一课三会”制度,筹措资金维修了村 “两委”活动场所,并扎实开展“双推双带”活动,选树党员示范户12户,提升了党员致富、带富本领,党员成为产业“双带”能手。

  他创新引入头脑风暴的工作模式,让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一道碰撞思想,共谋发展之路。不定期召开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讨论会,可以在村委会,可以在谁家院子里,也可以在田间地头,不设定主题,像中关村的创业咖啡一样天马行空的聊。大家有啥说啥,畅所欲言,互相启发,思路越来越跳跃。就这样,他白天摸情况,晚上查资料,心中渐渐理清了思路。

  “你看看这150多亩有机牡丹种植成功了,这样规模化种植,在晋北地区尚属首次,我们准备逐步扩大到1000亩,让它成为韩家房村老百姓增收致富的 灵丹 。”赵赟指着刚刚开完花的牡丹信心满满地说。韩家房村地处晋北高寒地区,在自然条件面临先天弱势。面对这一很挠头的问题,赵赟查阅了数不清的资料,征询了多位专家学者,始终没有头绪。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听人提到了油用牡丹这一品种,一查资料,发现它所具备的特征符合韩家房村的自然条件,他激动地召集村干部商量。可是村干部们都摇头,认为以前种吃的都没弄成过,种花更不保险。赵赟想,眼见为实。于是他自费带着几名村干部去了河南、山东、江苏、甘肃等已经开始种植的地方考察,回来后又请技术员到村里指导,终于做通了村干部的思想。为了提高农户参与该项目的积极性,将农户的前期投入降到最低,他多方协调,一方面由合作伙伴先期垫资无偿提供苗木而后在回购款中抵扣苗木款的模式,另一方面争取到县委、县政府和团中央驻灵丘扶贫工作队的政策倾斜和支持,帮助解决腾地、耕地、栽植人工、肥料等前期投入,确保种植户前期零投入。

  项目合作意向达成后,他与村干部反复商议,决定将一期150亩油用牡丹选择在村东北方向离村较远的一片农田,同时请党员干部带头响应,带动其他村民参与。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做村民的工作,动员他们参与。直到栽植前两天,才说服了最后一户参与到种植中。

  “小赵这后生不赖,是个能干事干实事人,村里这几年的发展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汗水。”村民们说,“真舍不得让他走。”

  “其实,我在这两年中,只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扶这个村子,做了我应该做的。你给村民一滴水,村民会用一桶水回报你。”赵赟说。(王鹏 王爱民)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