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最美“第一书记”季敏:村民把感激的话刻在葫芦上
发稿时间:2018-01-19 00:00:00 来源: 大学生村官报
季敏在采摘桃子。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北太平社区位于云蒙湖南岸,是临沂水源地保护区,由北太平村、大石龙村、小石龙村三个村组成,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77人,属于库区贫困村。2016年3月,山东省临沂市园林局干部季敏被派驻到北太平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扛起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重任。2017年6月当选临沂市最美第一书记。
叫响“第一书记推送”招牌
北太平社区农业种植结构单一,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果树、花生等为主。季敏到任后,走家串户,在听民声、访民情、集民意的过程中发现,村民家家养家禽,到了产蛋季节,除了自家吃的还想换些钱补贴家用,但因为距城里较远,许多农特产品运到城里很不方便。于是季敏萌发了用“第一书记”微信公众号推送“云蒙湖”系列农产品的想法,让村里农产品走出去,让城里人吃上农家土特产,达到双赢的效果。收益一部分以村集体名义存入公益账户,用于帮助村中的五保户、贫困老人及贫困家庭孩子。
“第一书记推送”活动越做越火,不少城里人成了这项活动的铁杆粉丝。除了家禽蛋,季敏陆续推送了油桃、苹果、红薯等农产品。2016年夏天,北太平社区组织开展了第一书记采摘活动,两批次近50人的市民采摘团,共采摘优质桃子1000多斤,提高了果农的收入。同时,季敏还与市里相关超市达成供桃协议,提升了社区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联系临沂邮政,开展“爱心助农香菇推送”活动,拓宽了香菇销售渠道。
通过线上订单直销、线下义工配送和赶大集等方式,田间地头的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走上城里人的餐桌,实现销售额30.6万元,为集体增收5.6万元,村里39户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4900元,有3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农特产推送虽不是第一书记的主要任务,但是一件便民利民的好事,就必须想办法干好。”季敏说,为农民对接市场趟路子,不仅可以增强他们脱贫奔小康的信心,还能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支持村里的扶贫工作。
与推送农产品相衔接,随后季敏将目光瞄准了“优质农产品基地”。依托一品明珠开发公司,建立蒙阴县隆达种植合作社,高质量确定种植户和种植标准,打造“合作社+农户+微商”的产业发展模式。
破解湿地土地流转难题
季敏刚到村时,就碰到一个难题。2016年3月,县里规划建设的石龙湾湿地项目启动,滩内面积为3000亩,滩外占地3000亩,涉及到北太平社区的土地流转。
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不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有的村民认为自家的耕地因为湿地项目建设从中间断开了,不方便种植而持反对意见;有的村民担心没了土地今后生存困难……为解决土地流转矛盾,季敏先召开党员大会,听取党员建议,然后挨家挨户走访,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分析村子的资源和未来发展优势,最终让村民压在心中的石头落了地,悉数签订了流转合同,补偿金也及时发放到位。
据了解,石龙湾湿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占地3000亩,以湿地恢复和旅游观光为主,着力打造新型现代湿地公园,使其成为云蒙湖上的璀璨明珠。湿地公园由中心水域向外依次分布为湿地滩涂、湿地景观绿化、自行车道、配套建筑、保护绿化带。项目建成后,将带动蒙阴县旅游产业发展,助力县域经济。同时还将提供近500个就业岗位,解决库区百姓的就业问题,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1.2万元。
开启城乡小学共建模式
在季敏的带动下,北太平社区近两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绿化美化活动,使社区小学、广场、村委会等公共场所环境提质;争取120万元扶持资金改善农田灌溉设施,解决了3个村1200亩桃园的灌溉问题;派驻单位投资15万元,安装了太阳能路灯50盏;争取道路建设资金30万元,新建生产道路2公里;协调蒙阴县中医院专家送医入户,为60多名老党员和贫困群众进行义诊和免费体检……
季敏还积极开展教育扶智活动,协调银雀山中心小学与社区小学结对支教。2017年7月份,季敏邀请银雀山小学的7名老师走进云蒙湖生态区石龙小学,为村里66名小学生上美术课、音乐课和体育课。同时,发动社会力量,为社区学生配备了价值万余元的夏季校服和价值2万余元的书包、图书等。为了让农村孩子尽可能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季敏邀请城里的红旗小学、金贝贝幼教集团等到学校开展结对活动,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吃饭,一起举办文艺演出,城乡小学共建开启了复合模式。
在北太平社区老百姓眼中,季敏是他们的亲人。北太平社区小石龙村书记石立平说,“第一书记来了之后,改变了村子的面貌,务实的工作作风引来了很多项目。”村民刘慎生则将感谢的话语刻在自家种植的葫芦上,代表全村百姓送给季敏,“书记下乡民生赞,酸甜苦辣装心里,精准扶贫惠民多,石龙民众感谢您……”季敏将这只充满温暖的葫芦珍藏在办公室中,时时提醒自己,不能辜负百姓对自己的期望。
通讯员 马其超 付 茜 庄 成
记者 丁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