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山东临沂“90后”大学生村官王洋的扶贫“新花样”

发稿时间:2018-03-17 14:00:03 来源: 临沂日报

  她在朋友圈为村里滞销的西洋芹摇旗呐喊;她在临沂市首届农产品展销年货节上连续9天坚守;她带着村民在电商道路上脱贫致富……“村官”是她的标签,“基层”是她的注脚,这位“90后”大学生村官,用年轻的热血诠释了新时代沂蒙精神,用扎实的工作和不屈的劲头展现了新时代沂蒙扶贫“六姐妹”的风采,在扶贫的道路上书写了精彩的人生。

  她,就是“90后”大学生村官王洋。

  新路子,电商销售农产品

  2016年7月,伴着热辣的太阳、带着一腔热情,大学生村官王洋踏进临沭县曹庄镇朱村,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

  “城市的发展机会更多,但我还是想到农村、到基层去看看,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服务农村发展。”来到村子后,王洋第一时间就想着能为村子做点什么。在她来村子前,村里虽建立了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但只有“朱村味道”一个知名网店,多数村民对电商销售不甚了解。“正好圆通快递在镇上有一所电商培训学校,我们邀请了专业老师来给村民培训。”王洋说,“开始有些村民很犹豫,怕做电商既挣不了的钱,又耽误了原来的生计。”

  王洋多次与有意向的村民沟通,让他们放心。“现在随着网店上蜂蜜生意越来越好,我是真心感谢她劝我开网店。”村民武晓梅很高兴早早加入了电商大军。

  现在,王洋已举办了3次电商知识宣讲会、2期电商培训班,不少学员的网店已初见规模。如今,村民的网店都以保护价优先收购、销售贫困户的农产品,每年可给25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不低于1000元的分红。

  新点子,微信群帮村民卖芹菜

  2017年5月,王洋遇到了一次挑战——朱村芹菜出现了滞销。“种植芹菜的大棚有不少贫困村民来打工,种植户卖不出去芹菜,贫困村民必然受影响。”王洋决心一定帮村民把芹菜卖出去。

  为尽快把大棚里的芹菜卖出去,王洋积极同第一书记、扶贫办等协调合作,想法联系各大商超、食堂等推广有机芹菜。同时,她与爱心志愿者协会发起了义购芹菜活动,在朋友圈发布销售信息,建立微信群,邀请好友入群,点对点精准销售芹菜。

  销售芹菜的两周里,王洋每天凌晨三四点就在大棚与村民一起捆芹菜,晚上忙到第二天凌晨。最终,芹菜销售出去3万斤,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的燃眉之急,村民亲切地叫王洋“芹菜西施”。

  新时代,扶贫六姐妹精神开启新征程

  地处临沭县西南的朱村,现有人口936户、2768人,贫困村民67人。有些贫困村民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创业或做其他产业。王洋坚信,脱贫不止一条路,也不止一种办法。

  “我不想让自己停下来,找不同的方法帮助不同情况的贫困村民脱贫。”她先是联系上生产毛绒玩具的厂家,在村里兴建设扶贫车间,在家门口为村民提供了生产岗位。又将临沭的特色产业柳编发展起来,为手工能力较强的村民提供岗位,并主动邀请贫困村民来工作。

  在柳编车间,贫困村民张田英麻利地编着筐子。她丈夫早亡,自己双腿残疾,还有一个上六年级的儿子。王洋得知情况后,劝说她来车间工作。“在这里工作挺好的,一个月能有千把块钱的收入,也不用撇家舍业出去打工,家里都能照顾到。”张田英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为了解决张田英的后顾之忧,王洋还帮她儿子申请了助学金。

  为了帮贫困户脱贫,王洋忙得像个小陀螺。帮他们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主动申请帮扶贫困户;与村干部和贫困户一起分析致贫原因,一对一制定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帮扶措施……如今,67名贫困村民已经基本脱贫,王洋也成了村民心里的扶贫小能手。

  两年,600多个平凡但不普通的日子里,古老的朱村在新时代陪着这个年轻人一起成长,朝气蓬勃的王洋也陪着焕发新活力的朱村一起踏上了新征程。(记者 英子)

责任编辑:潘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