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甘肃陇南大寨村第一书记宋鹏:一碗臊子面致富一个村

发稿时间:2018-04-24 17:46:00 来源: 人民日报

  2015年8月,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教师、30岁的宋鹏远赴1800公里外秦巴山区腹地的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大寨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016年8月,他兼任大寨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2017年8月,宋鹏主动申请延期驻村工作1年。近三年来,大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路硬化了,太阳能路灯亮了,安全饮水通了,更重要的是整合种养殖户、代加工厂、检验机构、线上线下平台等优势资源,建立了农村电商产业链,村集体收入从0到55万元,大量外流务工人才开始回流。

  近日,记者采访了宋鹏,听他讲述变化背后的故事。  

  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

  从兰州出发汽车颠簸14个小时终于到了大寨村,跳下车,映入眼帘的是四周光秃秃的大山。村主任韩燕平在村口接上我,把我带到路边面馆吃了一碗沙湾酸菜鸡蛋臊子面,别看现在的我没有花椒吃不下饭,但当时面里的花椒麻得我的嘴好久没有感觉。

  吃完饭,我放下行李就到村里走走。刚开始我挺乐观的,这村不穷,穿村而过的武坪公路边,都是村民的小楼,有的楼前面还停着豪华轿车。但是越往村里走,我的心就越凉,一栋栋都是土坯搭的房子。我进了村民左羊根的家,他的房子没有门,房间里没有任何家电和家具,屋子的一角堆着一堆土豆,炕上的被子已经看不出颜色。左羊根告诉我,因为家里穷,一天只能吃两顿饭,每顿饭只有土豆。从左羊根家里出来,我心里酸酸的,觉得如果不能帮村里改变贫穷的状况,就对不起村第一书记的称号了。

  到大寨的第九天,我去拜访了村里的老文书何四十五。老文书在村里工作了20余年,不久前因身体健康情况退休。他一五一十地给我讲了村里的情况:大寨村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2亩,山地荒芜,农业生产不成规模,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脑子活的村民,搞木材加工、卖装修材料富起来了,剩下的大部分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没什么技术,大多在外做零工,挣不到多少钱。“村里一直没有致富带头人,现在就看你的了。”他拉着我的手说。

  “营盘山上1000多亩地,已经荒了十几年了,如果能把这地开发好,就是一件大好事。”几天后,他还带我到了营盘山。营盘山没有通公路,我俩拨开齐腰深的杂草一路走着。老文书给我指着,哪里种花椒最好,哪里的苞米曾经长得多高。“农村工作一定要从老百姓需求出发,解决大伙的实际问题。”他的话,我一直记着。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到农户家走访,村民们热情纯朴,不管到谁家,都留我吃饭,谁家蒸地耳包子、杀鸡或者杀羊,都会想着我。那些天,我整夜睡不着,一直在想,贫困地区缺什么?种植、养殖技术老百姓都会,但应该种什么、养什么、怎么种、怎么养、怎么能卖出去,这些是他们缺乏的。

  几天以后,到村里第一次开两委会,我就提出村里缺经济发展理念,缺农村经营型人才,缺带领村民致富的信息、信心,缺优质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的渠道,这些都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大伙都很支持我,当时我就想,豁出一条命,也要挖断穷根。

  沙湾臊子的电商实践探索

  问题找到了,怎么破题呢?我想起了酸菜鸡蛋臊子面。每年腊月,这里家家户户都会用土猪做肉臊子,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既然本地这么多人吃,是不是能真正产业化,做成一个产品,把养殖带起来?同时,做臊子面对花椒需求量特别大,也能把种植花椒发展起来。

  2015年,我几乎走遍了天津、北京、西安、兰州等地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并参加了全国农博会。我发现,沙湾臊子存在市场空白,它麻辣鲜香的口感和目前市场上的陕西岐山臊子、河南新野臊子都不同,最受甘肃本地人喜爱,不仅如此,依托陇南的电商扶贫政策,还可以把沙湾臊子卖到全国各地。于是,我决定开发沙湾的特色肉臊子,建立村办集体企业,把大家凝聚起来,共同致富。

责任编辑:张小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