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一位大学生村官的十年

发稿时间:2018-05-22 09:32:00 来源: 人民网

  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十年呢?我的第一个十年在家人的爱护下丫丫学语、在启蒙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第二个十年在学校学习中度过;第三个十年的前半段在学校学习中度过,后半段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第四个十年还没结束,也已经度过了半数,仍是在曾经那个新环境下不断学习、磨练、融合中度过。我把人生中最好的时间留在了那个曾经称为新环境、现在称为第二故乡的准格尔旗,或许第五个、第六个、第七个十年,我都将生活于斯、奉献于斯。

  从学校毕业后,我考取了准旗第一批大学生村官,有了一份可以自力更生的工作,但对于这份工作,更多的是茫然。经过短暂的培训,我被分配到了大路镇二旦桥村。初到村里,人生地不熟,克服了语言关、生活关后,我尽量熟悉着自己应尽的工作职责。

  瞎干净,差点犯了错

  记得那一年,旗委组织部要求做好“五大员”,其中一项就是要当好“清洁员”。由于年轻,又是女性,我成了二旦桥村的“清洁员”。办公室、楼道、会议室、图书室、就连客房的床单被罩都是我的清洁对象。那年的冬天,村委会还停留在烧火炉的水平,但火炉的弊病就在于只能辐射一间办公室,楼道里依然还是“冰天雪地”。为了做好清洁员的工作,寒冬无暖的条件下我烧了热水拖楼道,谁曾想过低的温度让刚拖过的地立马结了一层薄冰。想到来办事的村民多是上了年纪腿脚不便的大爷大妈,担心他们摔倒,我又立马“亡羊补牢”地搬出了电暖气烤干地面。

  抓姐姐做壮丁

  二旦桥村支书是旗人大代表,经常能够争取到好政策。于是,我们这里是最先建成“草原书屋”的。记得那年夏天,一辆皮卡车载满了草原书屋的图书送到了村里,我作为图书管理员看着一车的书,既为村民高兴,又为自己难过。七月的天气炎热难耐,而图书室阴凉干燥适宜避暑,但在里面待上一个多小时也可谓寒冷刺骨。但是顾不了那么多,我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归纳、整理、分类、贴书签,对数目、上书架……这些工作量对一个人来说还是很繁重,而且还得细心认真不能出错。幸好那年夏天姐姐来准格尔旗看我,于是就被我抓了“壮丁”,两个人整理了整整4天才最终把这些图书归纳完毕。就是如今,姐姐还经常拿此开玩笑,说再也不敢来看我了,不知道我又会抓她干点什么活儿。

  最常用交通工具——11路

  在二旦桥的那些年,大家的出行还不像如今这样方便。村委成员中只有杨村长和张会计有摩托车,从路口到村委会这段2公里的路,我多半是乘坐“11”路(步行)出行,偶尔有路过的拉水车可以顺路载我一程。因为拉水车是三轮车,只有驾驶员一个位置,所以即便在车上我也只能站在驾驶员后面。记得有一次去镇政府领文件,两个村长都外出了,于是再次乘坐我的“11”路往返于村委会和镇政府之间。那时正值夏季的中午,本已是饿得饥肠辘辘,太阳还 “耀眼”无比,浑身是汗的我深深地体会到“尽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的痛楚。还有一次,某个寒冬的清早,风刮过脸犹如小刀割过,邀了我的同事燕子陪我下村,她被冻得直说“再也不和你下村了,快冻死呀!”好在这些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加强,2年多的时间里,我见证了这段2公里的路由砂石路变成了水泥路,孤独的村委会阵地周围建起了移民新村,支书有了他的第一辆轿车,而我则磨破了几双鞋。

  驴粪堆上开会

  在村里当大学生村干部,不仅要做文字材料、图书管理等等基础性工作,一些矛盾纠纷的调处也需要我们到场解决。二旦桥村山南沟社修路涉及征地补偿,社员之间有分歧,村委成员到社了解情况时顺道带上了我。山南沟社村民多是居住在窑洞里,我们来到社长家了解情况,屋里只能容纳六七个人,较为拥挤。由于正值夏季,温度适宜,我们便出到院里找地方开会。可是社长家的小院也不算大,院里还堆起了一座驴粪蛋儿小山。由于实在没地方可去,我们将就着站在驴粪堆上开了会了解情况。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味道十足也喜感十足。每每和同事聊起这段经历,谈笑间也深深感受到,能吃苦,肯吃苦是基层工作必备的基本工作素养。在基层摸爬滚打的这些年,我收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给农民分过农药、盐砖,报过农业保险,参与过人口普查、村委换届等等,这些工作无一不是需要靠吃苦受累才能坚持完成的。也正是在不断吃苦的过程中,我不断磨砺着自己。

  十年来,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回到镇里任宣传干事,我渐渐形成了一种以苦为乐的工作态度,这种态度也深深影响到我如何看待人生。有句时髦话叫做“人生实苦,但请相信”,身处基层,我想说,人生实苦,但我坚信,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各种问题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作为青年,要想有所作为、想得到锻炼,就必须深度了解我们的国家,要想深度了解我们的国家,就要到最基层去。

  以后的若干个十年,无论身处何方,我将始终珍视这段沉淀了时光,历练了岁月的基层经历,不断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成长进步。(孙明月)

责任编辑:张小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