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07名“第一书记”唱响乡村振兴曲
发稿时间:2018-07-13 09:24:00 来源: 辽宁日报
“‘第一书记’到村第二天,就把我们村的吃水难问题解决了,我们的‘第一书记’真办事、办实事啊,这样的下派干部我们坚决拥护。”抚顺县海浪乡杨木村村民张恩平激动地说。
张恩平提到的为村民解决吃水难的“第一书记”是孙健夫。来自抚顺矿业集团公司西露天矿的孙健夫上任第二天,得知村里西沟组村民因用电问题已近两个月没吃上自来水了,他立即帮助协调,自来水当天就来了。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这只是来到抚顺县的107名省、市、县选派干部两个月来工作的一个缩影。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今年5月以来,107名选派干部转变身份,肩负组织重托、群众期盼,走进了抚顺县的乡镇村屯,担任“第一书记”和“乡镇长助理”。他们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走在希望的田野上,唱响乡村振兴曲。
选派干部初到乡村,如何解决“水土不服”是排在第一位的问题,为此,抚顺县组织了多层级的对接活动,并实施了一系列新举措。
抚顺县委、各乡镇党委和村“两委”分层级组织召开选派干部征求意见会,成立了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领导小组与选派干部管理办公室,确保后勤服务工作全程跟进,及时解决选派干部遇到的“水土不服”问题。同时,分类建立了省、市、县选派干部工作微信交流群,搭建起选派干部相互交流学习的网络平台,拉近彼此距离,让选派干部在组织的关心和同志们相互鼓励下顺利进入工作状态。
针对选派干部普遍缺乏农村工作经验的实际情况,抚顺县结合“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和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启动了为选派干部量身定制的四阶段培训。为了让选派干部们“学有参照、追有榜样”,抚顺县组织选派干部到海城市耿庄镇北耿村、海城市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海城市中小镇中小村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并在培训后组织了应知应会闭卷考试和学员代表研讨交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培训学习成果。
在抚顺县的大力支持下,两个月的时间里,选派干部纷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第一书记’来到我们村,白天帮助村里发展出谋划策,晚上帮村里孩子补课,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难,他们就是我们的亲人。”马圈子乡草盆村村民李维国深情地说。
董志德是草盆村的“第一书记”,他了解到村里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便跟村干部商量,将村部会议室变成初中生课后学习教室,自己任辅导老师,自费为学生购买了练习册,每周二、周四晚5点到8点免费辅导孩子们学习,感动得家长们直竖大拇指。
救兵镇马鲜村“第一书记”金荣生,在经过上任之初的走访调研后,积极与辽宁科技大学联系,引导村里发展有机水稻种植产业,帮助村里党员创办的有机水稻种植合作社与辽宁科技大学成功对接,已发展有机水稻种植近百亩。
海浪乡松树村“第一书记”李江天,到任后第一周,结合村里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出思路、想办法、销售花卉,目前,总数110万株花卉已销售一空,销售金额近80万元。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抚顺县选派干部走访入户1732家,征求意见223件……他们之中有的成了农产品“推销员”;有的针对农村土地确权等焦点、难点问题,成了纠纷“调解员”;有的帮助村里理思路、订规划,当起了“设计员”。
目前,“第一书记”已帮助抚顺县制订村级发展规划26个,引进致富项目10个,引领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培育特色产业21个。(王靖巍 周明 荣生 岩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