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撬动人才杠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

发稿时间:2018-07-30 08:27:00 来源: 青海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基础在村,村级发展关键在产业,产业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起着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因此,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党组织更是要首先解决人才瓶颈,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做足摸底、服务、内培、保障四个方面文章,培植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才能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畅。

  做足摸底文章,细分振兴人才需求。农村作为支撑城市高速发展的后方基地,向城市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人力、物资等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这其中就包括各类人才。但是,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发展空间都较为滞后,因此能读书、有文化的人通过考试等途径进入行政单位、企业工作;有头脑、懂经营的人进入城市经商、务工;身体较好、能吃苦的年轻人进入城市;老人、妇女、儿童成为了农村的主力军。

  西宁市城东区15个行政村耕地基本被征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中村”;有的村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淘到第一桶金,但由于传统的实体经济受到网络电商冲击,需要有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性人才来壮大实体经济;有的村因征地拆迁等原因,有一定的村集体存量资金,但缺乏投资型人才,存在守着“金元宝”坐吃山空的现象;有的村利用集体经济征迁项目的资金修建了宾馆,但苦于没有服务行业人才,致使村集体经济存在“空置”现象……在这个情况下,要推动乡村振兴,就需要区县和乡镇党委上下协同,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结合区域发展实际,依托社会化运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区域化农村发展蓝图,细分农村人才缺口,建立人才需求目录,搭建人才对接平台,为农村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保障。

  做足服务文章,提供振兴智力保障。破解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应充分发挥“人才之家”的作用,以贴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需求为原则,拓宽引才渠道,灵活引才方式,尤其是在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工作中用重锤、下猛药。坚持贴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实际,充分运用人才资源,整合高等院校专家、企业精英等高端人才组成乡村振兴指导组或乡村振兴智囊团,为农村振兴规划问诊把脉,通过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帮扶,提供长期的智力、信息等支持,使联点村在发展中获得长期的人才智力支持;注重推动城乡人才的逆向流动,在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者的基础上,打破地域、行政等壁垒,扩大受高等教育人才向农村“两委”的输送力度,为在村里工作的大学生提供较为优惠的政策支持,用提高待遇、支持创业、明晰出路等方法措施,发挥大学生向农村“输血”作用,不断提高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做足内培文章,夯实乡村振兴基础。向农村进行人才“输血”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农村自身人才“造血”功能,真正在农村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能力的农村实用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充分整合党校、行政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大型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采取集中培训、产业合作、项目参与等方式,对村“两委”干部加强思想政治、政策法规、产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教育,不断提升村“两委”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把村“两委”干部发展为人才,把人才吸收进村“两委”中,带领村民实现乡村振兴;充分利用“走出去”的方式,让村“两委”成员到一、二线城市发展较好的城中村“两委”中进行“挂职锻炼”,开阔眼界、拓展思路、畅通发展信息,聚拢人脉、资金等资源,实现“两委”干部带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充分挖掘农村中发展致富能手、建立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储备信息库,对于农村后备干部、企业人才、致富能手信息等各类人才信息进行统一规划,强化人才跟踪监督管理,为农村人力资源分配做好储备工作。

  做足激励文章,激发乡村人才活力。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基础设施是拴心留人的“硬实力”,发达地区在引才、聚才方面有着先天优势。作为欠发达地区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就必须要把重点放在“懂经营、懂农业、懂市场”的“能人”方面,为他们搭建政策扶持、创业发展、投资服务、融资对接等平台,用真心、动真情让他对发展乡村振兴充满信心和坚定决心。

  要让人才带着可致富带富的项目,由政府提供融资渠道或给予相关资金和政策支持,让人才在农村发展壮大项目的同时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以“不是人才服务我、而是我来服务人才”的理念,在乡村振兴中为人才的引进、培育、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在乡村振兴中业绩较为突出的优秀人才要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提供全方位优先服务,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李洪涛)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