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南充:美丽乡村展画卷 业兴民富幸福来

发稿时间:2018-10-25 08:47:00 来源: 四川新闻网南充频道

  升钟库区新农村聚居点。记者 陈村铭 摄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生活富裕为根本,奋力建设“幸福乡村”,切实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农民福祉。

  乡村振兴,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业兴村美民富,才能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农 民 挺 起 腰 杆子。

  安居

  贫困群众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1.3万余名住房困难群众解决安居问题,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搬进了新家,心情格外舒畅。”10月8日中午,嘉陵区龙蟠镇新学堂村尖山子新村聚居点,76岁的杨华弟正在厨房里做饭。燃气开关一拧,蓝色的火苗便欢快地跳跃起来。就在今年春节前,杨华弟还住在一套破旧的房子里。是危房改造政策,让他搬进了新家。

  两层小楼,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二楼还有一个大平台,闲暇时坐在平台上喝喝茶、晒晒太阳,日子很是惬意……这就是杨华弟老人现在的新家。“全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哦,如今才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杨华弟感激地说。

  充满艺术感的腰线、灰白相间的墙面与青瓦,在嘉陵区龙蟠镇毛家沟村,按照统一标准改建的川北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均规划了庭院。“国家对老百姓就是好,让老百姓住上了安居房。”因病致贫的70岁村民吉素英说,她家的老房子属于D级危房,被拆了重建。如今她不仅住进了新房,政府还发了30只鸡苗让她养。据介绍,毛家沟村共改造农村危房21户,拆除无人居住危房6处,改厨改厕硬化院坝及环境整治10户,其余的则进行了局部整治。

  在仪陇县观紫镇阳光村,村民何明清也在感慨自己的好日子。他家的老房子在阳光村的半山腰上,水不便、路不通,土坯房简陋破旧。2016年底,何明清申请了贫困户危房改造,镇、村两级干部多次考察后,确定为D级危房,将其从半山腰搬迁到现居地。按照D级危房新建政策补助,何明清只花了不到1万元就圆了安居梦。

  “我们村环境变美了,到处干干净净,就像生活在城里一样。”观紫镇自生村贫困户李玉才谈到现在的居住环境乐不可支。李玉才的住房原来是土坯房,多年失修成了危房。随着观紫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推进,去年,李玉才家的房屋进行了危房改造,房屋焕然一新,家禽归圈,污水归池,垃圾统一放进垃圾箱。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观紫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主要从改厨、改厕,垃圾、污水清理等方面入手,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在南充广大乡村,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数据显示,我市1.3万余名住房困难群众解决安居问题,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此外,全市共建成幸福美丽乡村1172个,建成集中供水设施182处、分散供水设施3755处,解决了29.8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含贫困人口87203人)。

  乐业

  集中连片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截至今年9月底,以粮油、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建成集中连片示范区28个,总面积达18.7万亩;项目区内新增粮食3844.3万公斤,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20元

  纵横交错的水泥路连接着整洁的村舍,笔直的厢垄像是被梳理过一般整齐,柑橘树漫山遍野,从高处望去满眼碧绿。这是仪陇县海生柑橘产业园项目,已建成柑橘林1万亩,近期还将建3万亩。该项目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机制,以“业主带贫困户”+“农民自建园”的方式发展产业,为农村群众持续增收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可学可鉴的样本。

  “我来自永乐镇楼子沟村,我叫饶家维,今年62岁。今天慕名来参观柑橘产业园,回去也想搞。”10月8日上午,一群周边乡镇有思想、有冲劲、想创业的农民,在县农牧业局高级农艺师王代勇的带领下,来仪陇县赛金镇潮水坝村“取经”。虽然已经是当地的种植能手,但是像这样规模巨大的产业园,饶家维还是头一次见。“我家有几亩地,把兄弟家的地也集中起来,再从别人手里租一些荒坡整治出来,准备搞一个10多亩的小型柑橘园。”参观结束后,饶家维开始谋划自家的产业发展方向。

  “我们将来也要比照这个规模,建一个柑橘园。”35岁的罗彩玉过去在外务工,干过很多工种,后来还是觉得回乡种田踏实。但她并不满足于当一个传统农民,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闯出一条路子来,并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

  仪陇县赛金镇对土地进行统一整治,打破了条块分割,为随后的农业产业化布局打下了基础。潮水坝村“第一书记”曹前介绍,潮水坝村是海升柑橘产业园的核心部分,投入土地面积1600亩,参与村民1699人,其中贫困人口172人,既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也让当地老百姓实现了就近就业。

  生产条件改善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市以粮油、蔬菜、水果为主导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建成集中连片示范区28个,总面积达18.7万亩;项目区内新增粮食3844.3万公斤,实现农民人均增收320元。

  富民

  家门口挣得比在外打工多

  全市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023个,带动7.2万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

  36岁的邓林是蓬安县睦坝乡人,妻子何芝舒是蓬安县巨龙镇羊角嘴村人。如今,邓林这个外来女婿当起了羊角嘴村的收割机械手和插秧机械手,一年下来,工资有将近5万元。这在5年前,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事。

  邓林收入的提升,源于羊角嘴村村民发起的一场变革。2013年,羊角嘴村村民自发组建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种植专业合作社,创造了“三社融合破五难”的羊角嘴村做法。

  而这场变革,起因仅是为了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全村一共864人,最少的时候在家仅65人。全村土地747亩,2013年4月以前撂荒40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4%,个别组高达70%以上。"有地无人种、良田长杂草"成为普遍现象。”邓林告诉记者,荒着不种太可惜,辛苦种一年又没收益,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了“鸡肋”。

  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成为当时羊角嘴村“两委”的头等大事。地没人种,村子又偏远,愿意来承包的人也少。一群人商量了半天最后决定:既然没人愿意来种地,干脆大家就组建一个合作社,把地入股,自己的合作社种自己的地,人不够,就用机器。

  2013年6月,该村开始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种植专业合作社,首批吸纳178户农民的583亩耕地入社。2014年2月,羊角嘴村又开始组建巨龙镇腾飞农机专业合作社。2015年,228户农民的747亩耕地全部入社。村里在家的65位村民大多代表家里人在3个合作社的成立协议上摁了手印。

  根据成本一核算,机械化种植要比传统种植划算得多。产前,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种植品种和面积,集中采购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既能保证农资质量,又降低了采购成本。产中,由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栽植标准,统一组织机械耕作,统一管护技术,组织和指导农户进行规范化作业、标准化生产。产后,合作社统一打造品牌、加工销售,收益统一交付土地合作社集中分配。这样下来,每亩成本约618元。而采用传统人工耕作的话,每亩成本约为1010元。此外,传统种植模式下每亩净收益(不含土地成本)约232元,采用机械化耕种,每亩净收益(不含土地成本)可达831元。

  2014年9月,羊角嘴村水稻丰收,土地股份合作社共收稻谷9万余公斤。合作社进行了保底分红和二次分红。此外,每亩100元的种粮大户补贴,也按股进行了分红。

  合作社赚了钱,也就是农民赚了钱。邓林将自家土地入股合作社,去年分红8000余元,操作收割机和插秧机,收入5万元,一年总收入将近6万元,算成工资,比在城里打工还要高。数据显示,2017年,羊角嘴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0余元,比2013年增长70%左右。

  邓林收入的变化仅仅是南充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的一个个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1023个,带动7.2万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1.2万元以上;在200个贫困村试点建立“扶贫保险+风险基金”风险防控机制,贫困户收入有了保障。

  畅行

  交通改善让小伙养鸡收入大增

  今年全市已建成农村公路1326.3公里

  1987年出生的黄毅是营山县柏坪乡返乡创业的典范。“国庆节前后是鸡蛋销售旺季。节前我们通过快递发出去的鸡蛋就有2万多枚。国庆节期间,快递业务暂停,我们在本地市场销售了将近4万枚鸡蛋。”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稳健的发展模式,对于鸡蛋的销售情况,黄毅并不担心。

  柏坪乡地处大巴山余脉龙王寨大山深处,2017年之前,全乡仅一条从营山县星火镇过来的盘山公路,七弯八拐,尽管直线距离很近,但是开车却要花1个多小时。“新路修通之后,从县城到乡场只要半个小时左右。”黄毅说,交通条件改善后,他在周边乡镇和营山县城销售鸡蛋的数量翻了好几番。

  选择回乡养鸡,跟黄毅之前的经历有很大关系。高中毕业后黄毅就在沿海闯荡,跟着舅舅跑业务,既开阔了眼界,也有了一定积蓄。黄毅开始琢磨,能不能回家干点什么,既陪在父母身边,也好成家立业。

  听说黄毅有这个想法,柏坪乡党委书记李宏找到他商量,柏坪乡龙王寨大山森林资源丰富,完全可以考虑发展林下养殖。

  黄毅一琢磨,这事应该干得成。之前跟舅舅跑业务时,他注意到很多大公司逢年过节给员工发福利时,发的就是有机绿壳蛋,要是能把这些业务揽下来,销路应该不成问题。

  跟那些公司负责人一聊这事,大家都表示有机绿壳蛋有多少就要多少。销路问题解决了,技术则是另一大难题。两年前,黄毅前往重庆梁平一个绿壳蛋鸡养殖大户那学习养殖技术。从繁殖到喂养再到病虫害防治,他系统地学习了两个多月。随后,他又到简阳一家大型绿壳蛋鸡公司学习了一周时间。

  简阳的公司不仅提供绿壳蛋鸡的种苗,还能随时提供技术支持。销路和技术问题都解决了,2016年7月,黄毅在老家南垭村龙王寨的山腰处建起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并成立了营山县凤泰园家禽养殖专合社。

  “现在一个月能产绿壳鸡蛋1.2万枚,一枚鸡蛋2.5元,一年产值近40万元,九成以上都是通过互联网发给云贵川等地的大公司,远的北上广也有销售。”黄毅告诉记者,相对于鸡蛋,跑山鸡的产值要更高一些。基地年出栏跑山鸡1万只,一半屠宰之后抽成真空冷藏销售,一只价格为168元;一半销售给当地老百姓,随行就市,一只在80元左右,跑山鸡一年的销售收入可达到124万元。

  基地圈舍内铺设的锯木屑和谷壳发酵之后产生的有机肥料也是供不应求,往往还没到轮换期,就被人抢购了,仅按照成本价卖出去一年就有7.5万元收入。基地一年的产值可达到170余万元。

  黄毅还聘请本村贫困户进入基地打工。该村贫困户杨勤在基地打零工,一年务工收入有3200多元。

  养殖基地逐渐壮大,既得益于黄毅自身独有的经营之道,也与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有很大关系。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民生工程农村公路建设任务330公里,目前,已建成农村公路1326.3公里,占目标任务的401%;渡改公路桥已开工8座、完工9座,分别占目标任务的88.89%和150%。(南充日报记者 易立权 实习生 邓林灵)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