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为美丽中国描绘“京彩”画卷

发稿时间:2019-11-16 0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初冬时分,走进北京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犹如身在画卷之中:村庄干净整洁、井然有序,村中山石铺道、一尘不染,简单整洁的石头民居与参差的古树相映,往来的村民洋溢着喜庆祥和的笑容。

  将视野从延庆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拓展到整个京郊大地,美丽乡村星罗棋布。究其背后,得益于北京市正在扎实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自去年以来,北京市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举全市之力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目前,全市3254个村庄已基本达到干净、整洁、有序的要求,呈现出村容整洁、优美舒适、干干净净的村庄环境新面貌。

  美丽中国需要美丽北京,美丽北京离不开美丽京郊。如今,通过持续扎实推进京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北京的美丽底色愈加浓郁,美丽中国之“京彩”画卷也愈加动人。

  

  坚持高位推动,强化对整治工作的统筹领导

  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不仅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深切愿望,也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谋划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浙江“千万工程”做重要指示批示中,就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升到关乎美丽中国建设的高度,要求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市长为副组长的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统筹推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北京建立了分管市领导牵头负责,市委农办具体协调,市各相关责任部门分工协作、整体联动的推进措施,从抓机制、抓部署、抓政策、抓重点、抓落实、抓培训、抓考核等七个方面着手,强化“五级书记”抓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责任落实。

  作为北京市“第一级书记”,市委书记蔡奇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到既“挂帅”又“出征”。他多次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大调研,将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市委书记点评会重要内容,“以上率下”部署推动工作。同时,他还多次对这项工作作出批示,要求“要抓巩固,经得起检查。要坚持问题导向,一抓到底。”

  高位推动不止于此,北京还建立了市领导定期调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机制。市长陈吉宁、副市长卢彦多次以“四不两直”方式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问题为导向,督促市区各级推进工作。与此同时,北京还强化顶层设计,抓好政策制定和实施标准,确保整治工作有章可循、立竿见影。

  目前,《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有分量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北京市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美丽乡村建设导则(试行)》《北京市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工作导则和标准等配套文件纷纷落地,为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突出整治重点,努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2018年以来,北京积极推进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动起来”“干起来”到整体“热起来”,形成良好势头。

  抓重点、补短板。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北京市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以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环境问题为主要抓手,突出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等“三清一改”内容,围绕“清脏、治乱、增绿、控污”的重点,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短板。

  ——着力提升村容村貌。以“村村户户搞卫生、干干净净迎金秋”为主题,全市3254个村通过环境整治评估验收,基本达到了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同时,大力推进农村“煤改清洁能源”,3269个村115万户实现清洁取暖;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村村通公交”全面实现,乡村公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

  ——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到2018年底,累计解决1206个村的污水处理问题。2019年,全市新启动实施300个村污水治理工程,已完工214个、正在建设86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在2018年完成510座农村公厕改造任务的基础上,2019年继续推进839座农村公厕达标改造任务,目前已完工739座、正在施工100座;2019年累计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13.1万户、正在施工3万户,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到92.8%。

  ——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全市启动500个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工作,162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已完成142处整治、达到87%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作物秸秆基本实现全部综合利用。

  ——强化村庄规划管理。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累计完成村庄规划编制成果2000多个,约占全市现状村庄数量的61%。

  通过各区广泛动员,京郊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据统计,截至10月底,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市各区累计动员农民群众投工投劳200多万人次,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90余万吨,清理村域沟渠2.7万条(处)、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20余万吨,拆除私搭乱建1000余万平方米,清理乱堆乱放乱贴乱挂100余万处,治理污水溢流点2.8万余处。

  

  紧抓长效机制,持久建设农民美丽幸福家园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推进这项工作中,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干一阵、歇一阵”“整治一次、干净几天”等问题。对此,需要广泛调动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完善体制机制,建立长效机制,方能久久为功。

  从北京实践来看,各相关区、乡镇在推进整治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机制,涌现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的好经验好做法。延庆、门头沟、房山、通州等区,主要领导带队拉练检查,建立环境整治实行“周检查、周通报、月考评、月排名”制度,“五级联动、上下齐心、全民行动”,推动工作开展,巩固整治效果;朝阳、丰台、平谷、昌平、顺义等区建立“巡查-管控-整治”工作闭环,对整治力度差的镇、村进行专项督查,推动工作开展;怀柔、海淀等区,开展党员“双报到”、主题党日、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确保农村环境整治效果得到长期保持。区级上心调度、镇级用心落实、基层群众真心配合,让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由表及里、由量到质的变化。

  更为普遍的做法和经验,是北京已有2000多个村庄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到“村规民约”,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其中,发挥主体作用,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全市“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已基本建立。同时,按照“建管并重”原则,全市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长效机制也得到建立和完善,基本涵盖了垃圾治理、村庄保洁、厕所管护、污水治理等农村基础设施的各个方面。

  为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掉链子”,北京市坚持真金白银投入,2018年安排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引导资金41.1亿元,2019年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资金达到52亿元,有力确保了环境整治的持续性。

  首善之区,实至名归。整体来看,北京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离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还有不小的差距。今后,北京将坚持工作力度不松懈、劲头不减小、标准不降低,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不断把各项强农富农惠农政策转化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美丽乡村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更加靓丽、不可替代的风景,努力走好新时代具有首都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