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轻施粉黛俏新颜

发稿时间:2020-01-23 09:30:00 来源: 农民日报

  九峰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西北部,因位置偏远,一度经济发展滞后,空心化现象较为严重。以“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建设为契机,该村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发展生态产业,短短几年间,已发展成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网红村”。

  “花很少的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值得大家好好借鉴。”在近日召开的福建省农村工作会上,省委副书记王宁对九峰村的发展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

  

  破解规划“看不懂”难题

  “虽然全市村庄规划工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客观地说,仍存在规划种类繁多、衔接不够,甚至相互冲突的问题。”福州市副市长严可仕说。

  以试点村建设为契机,九峰村重新进行了规划修编。邀请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的驻村设计团队,走村入户详细调研,组织召开乡村干部、村民讨论会议40多次,让规划更贴合村情,更接地气。将村庄建设发展、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全域旅游等多个规划进行逐个比对,明确耕地、林地、生态三条红线,形成“一张图”。

  以旅游兴村为主线的发展规划,打开了九峰村发展的新思路。过去,由于靠近福州城区,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务工,村里基本只剩下老弱妇幼留守,农业生产仍是传统的耕作方式,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出租田地、种植蔬菜等,村庄发展活力不强。

  根据新规划,随着试点工作推进,通村公路拓宽了,人居环境改善了,生态优势随即显现,乡村旅游日渐兴旺。村“两委”抓住发展契机,通过组织土地流转,开展特色水果种植,发展休闲采摘,鼓励村民经营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配套项目。

  如今,九峰村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周末、节假日高峰期,每天能涌进两三千名游客,乡村人气迅速集聚,乡村活力不断增强。

  

  破解环境“脏乱差”难题

  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健说:“在省、市住建团队驻村指导下,村里及时修正乡村整治城市化色彩偏浓的问题,不搞大拆大建,按照‘两微、两少、两留’的理念,保留农村的原始风貌。”

  “两微”,就是微整治、微投入。九峰村整治所用的材料,尽量就地取材。比如,利用山上的毛竹改造民宿,利用当地的鹅卵石铺设围墙,近9公里的通村公路两侧绿化及整治费用不到200万元,远低于原先1000多万元的预算。

  “两少”,就是少拆旧房、少建新房。九峰村只拆除了7座危旧房屋,绝大多数农房通过规整房前屋后的方式予以整治。在设计上更多地考虑北峰山区传统民居风格,做到与周边自然风貌相统一、相融合,留出村庄足够通透的视野。

  “两留”,就是留住乡土风貌、留住“乡愁”。比如,在溪流河岸治理中,尽量不用整齐划一的条石,新建乡村道路不用柏油路面,尽量做到自然生态。

  

  破解农村“管不好”难题

  九峰村在整治之初,就面临乡村治理的难题,村民对于公共事项习惯于当“甩手掌柜”,而涉及切身利益的又善于“斤斤计较”,造成该管的事情没人管,想推的工作推不动。

  为破解这个难题,九峰村探索建立了工作共评、大事共议、意见共集为主要内容的“三共工作法”,把政府与村民更好地联结在一起,让工作更有方向,实施更加精准,极大地减少了工作阻力。

  过去逢年过节,九峰村赋闲在家的村民喜欢呼朋唤友,聚在一起喝酒,打架斗殴时有发生。邻里之间也经常因为杂物堆放挡道、鸡鸭牛羊偷食农作物等琐碎杂事,发生纠纷争吵。

  村民们共同修订《村规民约》,让村民们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村民们对村庄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对村里的事情更上心了,乡村文明蔚然成风。

  

  破解村民“收入低”难题

  推动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还要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发展。九峰村牢牢抓住生态优势,用好山、水、林、田,推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和产业转型发展。

  推行村经合社股份制改革,将村集体资源、资产按人头股权量化,让村民变股民,村集体资源、资产的处置,从以往由少数村“两委”干部说了算,向村民说了算转变;加快土地流转,由村经合社连片流转村民手中的承包地,统一整理后,再集中流转给农业企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村集体受益的共赢局面。

  此外,探索盘活闲置农房,在“一户一宅”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探索由村经合社对暂时无法办理不动产权证的农房进行内部“认证”,盘活闲置农房资源,用于发展乡村民宿、餐馆等休闲旅游配套产业。2018年,九峰村农民人均收入8630元,不到福州全市农民人均收入水平的50%。2019年,九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突破1.15万元,比增20%以上,村财收入可达到40万元左右。

责任编辑:崔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