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推进乡村振兴 建设美丽家园

发稿时间:2020-05-08 11:01:00 来源: 中新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一个综合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发展为龙头,把握好优秀人才关键,认真守护好乡村田园风光,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坚持高质量发展,推进产业振兴。一是在农产品品质提升上下功夫。做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精选主导产业,持续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全面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建立健全乡村产业标准体系,打造绿色安全、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上下功夫。加快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三是在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配套建立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企业,推进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加快种养业、现代食品、农机装备和乡村服务业发展,大力培育农机大户、植保合作社等新型服务主体,逐步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培育聚集优秀人才,推进人才振兴。一是建好驻村队伍。利用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城乡党建共建等平台,创新探索“岗编适度分离”机制,充分发挥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人才富集优势,通过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方式,帮助乡村解决现阶段人才短缺问题。二是培育本土人才。大力开展扎根农村的本土人才队伍培养,加快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产业发展带头人、农村电商和农村职业经理人。特别要从小农户中加快培养造就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三是引进优秀人才。深入实施引才回乡工程,打好“乡情牌”“乡愁牌”“事业牌”,鼓励教育、医疗、科技、管理和工商界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四是完善基础配套。下大气力改善乡村生活条件,抓好农村道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通信网络等工程实施,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传承繁荣优秀文化,推进文化振兴。一是传承乡村文化。实施乡村文脉保护和传承行动,深度挖掘、整理、总结隐藏在民俗习惯、家训家书中的传统文化,积极开发推广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二是培育文明乡风。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是开展文化惠民。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乡镇文化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文化惠民行动,办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建设宜居美丽乡村,推进生态振兴。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宜居乡村。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开展绿色农业发展行动,完善落实节水、节肥、节药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农业生产绿色化。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生态种养、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乡村生态产业链,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生态振兴的第一仗,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新村要少拆多改,体现村落形态、保持乡土风情。推进农村土坯房改造,对危旧房排险加固,对老旧房功能化改造,对年代久远的老宅修复保护。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行政村常态化保洁制度,让农村环境有看得见的变化。对离城镇较远的村庄因地制宜推广小型化、低成本、易维护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升级版。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全面推进河湖长制,打赢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严守生态红线,落实主体功能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抓好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严格保护农村重要水源涵养区、自然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扩大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乡村绿化与农田防护林建设。(成华白浅)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