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起跑线上的追赶

发稿时间:2020-10-18 09:02:00 来源: 农民日报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叫吉能小飞,今年6岁,最喜欢唱歌跳舞,还有说普通话。”

  镜头前的彝族小男孩个子不高、脸蛋红红的,表情却自信大方,如今已是抖音平台上推广“学前学习普通话”的小“网红”。

  吉能小飞家住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姐把哪打村。这是一个典型的彝族村落,村民从小听彝语、说彝语,“说普通话”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更像是一种“了不起的技能”。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凉山考察时指出,要抓好抓实教育工作,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同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在凉山州启动了“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试点。山里的娃娃们第一次有了兼顾普通话普及和民族地区特点的幼儿绘本,有了彝汉兼通的专职辅导员,有了每天都想去的幼教学校……

  两年多的时间里,“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已覆盖凉山州17个县市、2124个村、3895个幼教点,惠及26.96万名学前儿童。从见了生人就躲到大人背后到落落大方主动问好,从听不懂一句普通话到可以绘声绘色地给山外来的客人讲故事,“听懂、会说、敢说、会用”普通话成了大凉山彝族孩子们的“标配技能”。

  曾经因大山阻隔而远远落后在起跑线上的几十万“吉能小飞们”正在加速奔跑。

  

  牵住“牛鼻子”,“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总人口530万,其中彝族人口占53.6%。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目前全国尚未脱贫的52个贫困县中,仅凉山州就占了7县,脱贫任务重、难度大。

  “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因素制约,凉山州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特别是教育事业发展滞后,语言教育更是短板中的短板。”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程志敏说,打通语言关是从源头上打破“贫困积累循环效应”、斩断凉山州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关键一环。

  北京三好互动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承担“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的技术保障单位之一。项目负责人张定宇清晰地记得2018年项目开展之初他到凉山州考察时看见的场景。“四面墙、一个顶,就算是屋子。”他说,当时很多村子还保留着人畜混住的居住模式,最让人心疼的是孩子,“不论多么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孩子们总是脖子紧缩,脏兮兮的小手含在嘴里,瞪着大眼睛紧张地看着我们……”

  张定宇调查发现,彝族村落里,1/3的孩子基本能听懂普通话,1/3的孩子能听懂两三句,剩下的1/3则完全听不懂。家长们的情况则更严重一些。

  “3岁至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黄金期,大凉山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已经远远落后了。”程志敏说,“听不懂,说不出,直接增加了孩子们接受义务教育的难度,孩子和家长们看不到学习带来的希望,辍学打工就成了很多青少年的选择。”

  事实上,彝族群众外出务工也很艰难。因为语言不通,彝族群众能承担的工作往往十分有限,收入低、环境差、以体力劳动为主。

  入园一个学期后的小飞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性格从内向变得开朗,还成了父母的“小老师”。小飞的妈妈阿支伍吉现在已经能用普通话与外界顺畅交流。除了教会父母说普通话,小飞还把从幼教点学到的好习惯带到了家里,一会儿督促妈妈“勤洗手、讲卫生”,一会儿又教弟弟唱刚学来的儿歌,“家里好像一下子多了一个小帮手。”阿支伍吉说。

  

  突破语言关,为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洒拉地坡乡中心小学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扩建工作已经进入尾声,国旗下,彝语与普通话写成的“我爱我的祖国”两行大字在深秋的暖阳下折射着光芒。“学校原来占地只有10亩,扩建后达到了30亩,在校生从原来的700多人扩展到了现在的1400多人。”洒拉地坡乡中心小学校长俄洛木果告诉记者,就读学生的数量之所以增长,一方面是多年坚持的“控辍保学”取得了积极成效,另一方面学前学普行动的带动作用开始显现。

  “过去,昭觉县的孩子们卡在了语言关。学前没有学过普通话的孩子,上了小学学习就跟不上。”俄洛木果告诉记者。

  近些年,四川省在大小凉山彝区率先启动实施“一村一幼”计划,以建制村为单位,基本实现了村村都有幼教点。如今,四川省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已经实现了村级学前教育全覆盖,3岁-6岁的幼儿都可免费就近接受学前教育,这就为凉山州的学前学普行动打下了重要基础。

  2019年秋季学期,第一批学前学普彝族儿童上学了。项目跟踪发现,参加过这一行动的儿童语言沟通能力更强,学业成绩整体较好,综合素质相对较高。

  

  夯实起跑线,打造一支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今年24岁的彝族姑娘罗英毕业于川北幼儿师范学院,3年前应聘成为姐把哪打村幼教点辅导员的时候,她满怀热情,却很快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孩子们大多只会说彝语,教普通话的教材与彝族孩子生活太远,孩子们听不懂,坐在板凳上扭来扭去,老师干着急,孩子也不开心。”回忆起教学初期遇到的困难,罗英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

  2018年,凉山州幼教点开始有了统一的教学规范,教具和课本也丰富起来,一册册专门为彝族孩子设计的绘本紧贴彝族群众生活,孩子们学以致用,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提了上来。最重要的是,每个幼教点都配备了教学督导员,来自一线城市教育系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督导员们至少每星期都要到幼教点听课一次,带着辅导员复盘一周的教学情况,“终于不是自己独自摸索了。”罗英开心地告诉记者。

  2019年,罗英和她的工作搭档吉克木尔第一次走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专业培训,“老师教给我们很多学前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浸润式情景教学法,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接近式教学法,通过彝族群众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们在‘学中用’。这些方法立竿见影,孩子们一下子就成了语言小能手,很快可以很好地掌握彝语和普通话两种语言。”

  “学前学普行动不是凉山州的一场孤军奋战,它带来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专业力量,为辅导员打开了一扇自我丰富和提升的窗户。”程志敏介绍,由于凉山州学前教育基础差,双语人才匮乏,具有专业教育背景的辅导员仅占30%,因此这一行动,“一边培育孩子,一边培育老师。”

  据凉山州教育体育局统计,截至2019年底,各类专业机构共组织线上线下各类学前教育培训活动329场,培训老师超过10万人次。“可以说,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真正把彝族孩子的起跑线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程志敏说。

  

  扩大示范效应仍需持续发力

  2019年6月4日,在凉山州雷波县召开的“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现场推进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评价学前学普行动“起步良好,初见成效,未来可期”,四川省省长尹力指出,学前学普让“孩子们学习受益,辅导员们教学水平提升,不少地方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也有好的变化,不仅夯实了义务教育的基础,还通过孩子带动众多彝族家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学前学普行动能取得超出预期的成绩,离不开中央、省州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程志敏介绍,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凉山州按照《凉山州“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边实施、边完善、边总结,探索形成了符合凉山具体实际的“123456”工作法,确保了试点工作有力有效推进。

  两年多的试点示范,为凉山学前教育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也为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幼儿学前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长期在各个教学点之间奔波调研的昭觉县教育体育和科技局干部杨静深知这些成果来之不易,“凉山州的条件太艰苦了,相当一部分村级幼教点条件简陋,为了让孩子能中午吃上一口热饭,当地的老师干部真是费尽了心思。”如此艰苦得来的成果,杨静希望能够好好地巩固下来,“目前村幼教点辅导员尚存在每月劳务报酬较低,边远山区幼教点存在招人难、稳定难的问题。彝族孩子学习普通话的种子已经播下,小苗已经露头,要呵护它们长大,还需要一段持之以恒的历程。”

责任编辑:胡梦飞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