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条条大路通小康 乡村振兴续华章

发稿时间:2020-11-25 00:00:00 来源: 杭州日报

淳安淳杨线

萧山戴尖线

余杭“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

公交招呼站

建德下岱线

富阳环金线

社区微公交

桐庐皇瑶线

临安永指线

  记者 毛雨佳 通讯员 范杨

  “特意从上海赶来体验滑翔伞,在空中就能俯瞰秀美的瑶琳全景,特别美!”正在桐庐皇瑶线萝卜洲飞行营地体验游玩的游客感叹道。皇瑶线贯穿浙江省运动休闲旅游精品线路,串起了千亩金花休闲观光基地、红石湾风景区、萝卜洲飞行营地等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为游客打造了一个“畅安舒美”出行环境。

  “修一条路建一片景,我们结合稻田整治,再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对下岱线整体进行提升,目的就是能够带动老百姓致富。”建德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一边是新安江,一边是花海绿道,下岱线沿线已经变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今年的物流比往年更给力,才下单的东西没几天就到货了!”这两天,余杭区西部山区的村民们陆续收到了“双十一”下单购买的商品,他们纷纷为快递运送的高效率点赞。余杭区“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的推出让村民们网上购物、家门口收寄快递和城市里一样快捷方便。

  条条通衢,实惠百姓。记者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作为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涉及交通运输项目之一的“四好农村路”项目已经顺利超额完成。其中,新改建农村公路已累计完成491.8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49.03%(其中计划内已完成330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00%,计划外超额完成161.8公里)。此外,农村港湾式停靠站320个、农村物流服务点170个已全部完成。

  杭州交通运输部门正秉持着将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作为日常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老百姓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条条畅达的道路让梦想照进现实。

  路网提升 带来百姓满意度提升

  2020年是杭州市高品质建设“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今年上半年,杭州交通运输部门克服疫情影响,于3月初实现首条“四好农村路”进场施工,率先实现复工复产。通过加大投入、持续建设,杭州交通运输部门全力推进省市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使全市农村交通发生明显变化,从“到得了、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舒畅”转变。

  据悉,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全市农村公路覆盖面和通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4860公里,占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9.2%;农村公路密度达到89.5公里/百平方公里。我市已完成所有乡镇和建制村100%通硬化路,以及实现建制村客车村村通。如萧山区现有352个建制村全部通达四级以上公路,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公路密度更是为239.75公里/百平方公里和19.62公里/万人。

  在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同时,杭州交通运输部门还重点抓好“管理、养护、运营”三篇文章,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能够长久有效惠及社会大众。如淳安县全面推行“路长”制,使得全县农村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5%,可绿化率达100%,有效解决了一批环境卫生突出、管理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保障了道路畅通、美化了公路沿线的环境,目前该工作机制已经在各区、县(市)全面推行。

  2018年开始,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四好农村路”公众满意度调查,2018年平均综合满意度为93%,2019年达到94.12%。

  日前,2020年度的四好农村路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也已出炉。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杭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公众满意度调查的总满意率得分为94.9%,社会公众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满意率逐年提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各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有效推进,不断取得良好成效。

  路畅民富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为沿线居民出行带来便利,更是为居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带来机遇,有效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途。

  随着大鱼线的建成通车,临安区龙门秘境瞬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一时间游客、经销商纷至沓来。“大鱼线是一条双向双车道的盘山公路,以前这条路只有4米宽,两车无法交会,还时常会堵车。通过改弯取直、改小坡度,并在外侧的路边安装了全新的安全护栏,现在车行在崭新的柏油路面上,安全舒适多了,大巴车也能开进来。”交通员盛金亮说。

  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富阳区。“网红”景点龙鳞坝附近的一家民宿内,老板李一民正忙碌地招待着客人,每到周末,前来村里的游客就络绎不绝。而在一年前,通往龙鳞坝的农村公路环金线曾是制约他生意的一大瓶颈。

  今年6月中旬,环金线路线提升改造完成,一改过去道路等级较低的面貌:通过对路面的修缮、标识标线等交安设施及景观绿化的完善和优化提升,全线道路通行效率、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等方面有了质的提升;同时结合沿线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使环金线完成了基础道路到旅游风景线路的华丽变身。窈口村漂流、新四军的金萧支队陈列馆、上臧村的水上娱乐、新一村的龙鳞坝等多个乡村旅游风景点点缀在这条如诗如画的山乡公路上,是展示富阳乡村产业振兴的“活窗口”。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5566.63万人,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49.5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万元,同比增长6.2%,增速排名全省第四。

  今年7月底,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通知》,要求“大力开发‘四好农村路’就业岗位”。

  在临安区湍口镇洪岭村的乡道上,70岁的孙孟荣满头大汗,他正拿着大剪刀修剪绿化带里的杂草,清理前些天由于下雨带来的枯枝和树叶。他是洪岭村土生土长的村民,由于家人患病,家庭收入不高,因此被吸纳成为农村公路的一名养护工,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

  “孙师傅养护的路干净整洁,日常他还会积极向沿线村民宣传爱路护路小知识。”当地农村公路管理处相关人员说。杭州各村镇尝试让当地村民参与到公路养护工作中,不仅解决了沿线百姓的就业问题,还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让百姓的爱路护路意识更强了,小康之路越走越宽。

  据统计,杭州市建设高品质“四好农村路”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和非公益性岗位总计3772个(公益性岗位304个,非公益性岗位3468个),其中包含吸收建档立卡贫困户数量62个,平均年收入61213.44元。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交通部门从农村群众角度出发,积极推广以工代赈等方式促进农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还从养护企业角度思考,鼓励企业沿线招聘,大力开发农村公路养护公益性岗位和非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招聘贫困群众。”

  在此基础上,还将进一步加强就业岗位管理和技能培训,提高就业人员素质和岗位匹配能力,并将“四好农村路”有关岗位开发与扩大就业情况纳入交通运输行业统计监测指标中,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管理和信息动态更新。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农产品销四方、快递进村入户

  “现在车子通了很方便,以前青笋干都是放在家里等客户来收,都是二十一二块一斤,我们拿到镇上去卖,要卖到三十来块一斤,价格可以高一点,多赚一点钱。”正准备将自家产的青笋干送到集镇上贩卖的桐庐县分水镇外范村村民毛吉林说,随着农村公路建成,城乡公交开通,不仅让农产品走出了大山,也让更多游客来到了大山,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在以往,毛吉林他们要去一趟镇上可不容易。作为桐庐县海拔最高的村庄,外范村进出村庄的道路十分崎岖陡峭,下山要走9公里的山路,客户不上门来收货,村里的农产品就滞销在那里,直到城乡公交开通,每周二四六准点始发,村民们随时就能够把土特产带到集镇上销售,农户家的农产品飞出大山,个个成了畅销品。

  近年来,我市抓住“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计划、建制村客车“村村通”等战略机遇,结合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工作,已在萧山区、余杭区、富阳区、临安区四个区率先实施公交一体化运营,四个区目前已实现全域公交。在建德市、桐庐县、淳安县实行公交化运营和班车运营相结合,同时因地制宜,在普通道路上运行大巴车或中巴车;在部分人员较少、海拔高、路况差的特殊线路则选用小型客车运行。

  在保持全市建制村“村村通”的基础上,杭州还深入开展城乡客运提质增效工作,指导各区、县(市)将农村客运通达范围由行政村扩大到人口超过200人的较大自然村,进一步提升道路客运服务品质,使之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目前我市较大自然村农村客运通达率已超过90%。

  另一方面,“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也促进农村与电子商务结合,打通了农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是余杭的一项服务农村民生工程,具备快递包裹、农村货物收投,农资、农产品、电商产品、免费暂存和代购代销等功能。”余杭区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农村物流服务点采用“快快合作”的模式,各大快递公司依据值班表将包裹集中后统一由邮政快递配送至各个农村物流点,一改快递公司原本各自为营、不能及时配送至农村地区的问题,保证了西部镇街快递包裹的及时送达与揽收,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目前,余杭20个镇街共设有180个农村物流服务点,有效缩短重复运输里程约36万公里,平均节约快递运营企业运输成本近180万元。

  今年,建德市交通运输局也在大同镇推出“一公里驿站”试点,充分整合华数、邮政、农村客运班线、“通通带”出行物流共享平台资源,推进邮政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城镇居民只需在“通通带”平台上下单,发出购物需求,农户收到订单将产品备好后,就可委托华数公司网格员递送至各农村物流服务点或村委,并借助每天穿梭于各村之间的农村客运班车取件、派件,将各村需要寄送的农产品和镇域外的货物统一送到“一公里驿站”进行中转。

  除了余杭、建德,杭州其他区县也都依托“四好农村路”物流服务点,初步建成以交通物流、快递网点、邮政自营网点、村邮站、邮乐购等为基础的村级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村级物流网点全覆盖,逐渐打通农村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公交创新 引领绿色环保出行

  除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作为今年市政府民生实事涉及的其他交通运输项目也提前完工、部分项目超额完成。今年,我市调整优化地铁配套公交线路45条均超额完成,地铁配套公交线路已调整优化52条,占年度任务的116%。

  记者从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截至10月底,我市已完成新辟优化公交线路52条,这些公交线路给长河、良渚新城、庆隆、桃源、四季青、未来社区等地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提高了部分线路的运营效率,并围绕地铁5号线、16号线的开通积极做好了配套。

  随着地铁接驳线全面开花,我市的常规公交也在积极升级转型。近年来,杭州交通运输部门致力于打造多种地铁接驳线模式:

  今年,我市首创“错峰错站”式地铁接驳线。1104M路根据市民出行的需求和规律及大数据运算,首创性推出通过上下行起讫点不一致,增设招呼站的措施,更大程度方便市民乘坐;

  在交通、交警、建设等各部门的支持下,今年4月,在滨江区江南大道、江晖路等主干道路上,杭州交通运输部门利用路内交通空间设置3个地铁接驳线始发站,开通了1508、1509、1510、1511路等4条地铁接驳线,刷新公交站与地铁出入口的最近距离,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出行换乘;

  针对中长距离的地铁接驳,公交集团充分利用“公交快线”概念,在丁兰、长睦、星桥等街道开通具备“公交快线”性质的长途地铁接驳线,实现“快+快”接驳模式;

  推出“主线贯通+支线高峰通达、平峰换乘”的“丰”字形公交线网结构。结合康桥街道客流集中、断头路多的特点,按照“一路主线、区域成网、方便换乘”的思路,配套“一条主线三条支线”的地铁接驳网络。

  社区微公交这一模式也继续在杭城的街头巷尾发挥它灵活高效的优势。今年,我市推出“社区微公交进小区”服务模式,将社区微公交的首末站设在小区内,解决了一些路网尚未形成、处于“断头路”尽头小区的出行,缓解了部分地区因首末站缺位而造成公交线网不完善的问题,构建“雨天不打伞、晴天不见阳”的出行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遏制了共享单车在城市边缘的肆意泛滥,更打通了支小路网中的“毛细血管”,从源头上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了公共交通吸引力。

  比如今年新开通的1904M路公交,它从东港嘉苑二区出发,经过东港嘉苑一区,在线路走向上形成一个小区“包围圈儿”,途经地铁站、学校、商业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串联起居民生活日常,还在中途置6个招呼站,居民只需要看到1904M时只需要招招手,便会第一时间停在面前。截至2020年5月,公交集团已开通社区微公交120余条,日客运量12.2万人次。

  接下来,杭州交通运输部门还将继续围绕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坚持车辆大改小、线路长改短,中心瘦身、外围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地面公交可变性高、再塑性强的特点,吸引距离地铁站步行距离800米以上的住宅区乘客通过公交换乘出行。

  三年再出发

  打造杭州美丽农村公路金名片

  如果说乡村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四通八达的农村路就是画的经络。

  近年来,我市已成功创建了“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桐庐县、淳安县,省级示范县余杭区,美丽经济走廊示范县桐庐县,达标县余杭区、临安区、淳安县,全国示范县数量在全省与湖州并列第一;淳杨公路先后获得全省、全国美丽公路、“全国最美县级绿道”“全国美丽乡村路”“全国最美农村路”等称号,进一步打响了杭州“四好农村路”的品牌。

  日前,杭州市交通运输局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十大最美农村路”和“十佳最美建设者”选树活动,通过总结三年来取得成绩,以此为新起点,为下阶段“四好农村路”建设凝聚合力,共同向前。

  据了解,下一步,杭州交通运输部门将总结推广余杭等地美丽公路建设、“八口八线”整治等特色做法,高品质推进“最美农村路”创建,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特质、数字赋能、安全畅行,打造杭州农村公路新亮点。

  以《浙江省公路条例》相关要求为指引,修订《杭州市公路条例》,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内容,完善相关技术标准,为农村公路长效管理提供法制保障,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成果能够长久有效惠及公众。

  继续围绕城乡统筹、数字赋能、美丽经济,打造集绿色发展、智慧管养、产业融合为一体的杭州特色农村公路,继续坚持并深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融合发展理念和智慧发展理念,继续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示范市、示范县,形成浓厚创建氛围,把杭州美丽农村公路的金名片擦得更亮。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