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当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发稿时间:2021-02-28 09:19:00 来源: 农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高校拥有人才、技术、思想、文化等众多优势,应努力成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科技创新和技术供给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培养集聚的新高地、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政策咨询研究的高端智库,当好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要当好人才强农的“助推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三农”人才队伍,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着眼于“提升能力”。高校特别是涉农高校要紧密结合“三农”工作新需求、乡村发展新形势,深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与多学科融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能力导向,按照“适销对路”要求,完善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实践训练和师资建设等方面着手,探索校企合作、科教结合、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新时代“三农”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三农情怀”。只有让大学生从思想上、情感上认同“三农”,他们才能更愿意、更主动投身“三农”工作。高校要讲好“三农”“乡村振兴”思政课,把我国农业从落后薄弱到日益现代化、农村面貌从凋敝到焕然一新、农民从贫困到小康的变化过程向青年大学生讲清、讲明、讲透。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国情观察、劳动锻炼等途径,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农业、走近农村、亲近农民,见证中国农村改革建设积累下来的丰硕成果,亲身感受农村蓬勃发展态势和美好未来,从而认识到农村是“希望的田野”、农业是“甜蜜的事业”。

  要当好科技兴农的“助推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发挥科技的“引擎”作用。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相对发达国家处于偏低水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度亟待提升。高校科学研究工作要瞄准乡村振兴需求,增强“答题”意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首先,要突出“接地气”。高校应鼓励农业领域专家、学者组织科研团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实际需要,围绕动植物高效育种、绿色生态环境发展、食品健康与营养等现代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和“瓶颈”问题,凝练科研课题,联合实施科研攻关。其次,要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探索“高校+政府+农户”“高校+企业+农户”“高校+市场+农户”等运行机制,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技术转让、基地孵化等方式,灵活采用面对面讲课、田间观摩、科技长廊等形式,力争让“实验室的种子”真正“开花结果”,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高校、企业、地方共赢新局面。

  要当好文化育农的“助推器”。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高校是文化传承、研究、创新与弘扬的“桥头堡”,应坚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第一,要做好引领工作。高校应努力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宣传队,在政府主导支持下,组织理论热点面对面宣讲团、文化宣传服务队、周末文化工作队、大学生农村文化建设志愿服务队等,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乡村文化宣讲服务,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以先进文化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第二,要做好发掘工作。乡土中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高校有责任将其加以保护与利用。要加强项目化、课题化运作,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整理、凝练各地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挖掘、保护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化古迹、农业遗迹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手工技艺、乡村饮食、中医典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乡村特色文化基因,记住一段段乡愁,续写一曲曲牧歌,形成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乡村风格的优秀文化成果。

  要当好教育扶农的“助推器”。扶贫重在扶智,扶智教育为本。推动乡村振兴,基础在于教育。高校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应以帮扶乡村学校建设为重点,坚持“送教”与“送师”相结合,让农村家庭子女享有优质基础教育。要实施高校与乡村结对计划,创造条件将附属学校办到乡村,打造覆盖全学段的教育链,推动线上线下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要利用长期就业与短期顶岗等形式,抓好“定向师范生”“农村教育硕士”“研究生支教团”“三支一扶”等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为乡村教育提供优质师资。同时,应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基础,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高校要拓展办学途径,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新模式,以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农企经营者、返乡创业青年和退伍复转军人等为主体,以农业新技术、互联网经济、法律知识等为重点内容,开展包括学历教育、专业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华锡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