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丰收时节保丰收——河南省抓夏粮生产保粮食安全侧记

发稿时间:2021-06-06 09:30:00 来源: 中国农网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粮食产量自2006年起连续15年超过1000亿斤,连续4年超过1300亿斤。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视察时途中临时下车,走进一处麦田察看小麦长势。当看到小麦丰收在望时,他指出,“夏粮丰收了,全年经济就托底了。”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当前,又到了麦收时节,小麦种植面积超8500万亩、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强的河南省从南至北陆续开镰收割,田野上随风翻滚着金色的麦浪,大型联合收割机穿行于田间地头,中原大地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良种育出丰收希望

  初夏时节,在黄淮海平原腹地的商水县,收割机的轰鸣和布谷鸟高亢的歌声响彻在广袤的田野上。“又是一个丰收年!”6月1日,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一大早便来到了麦田里,随手扯掉一个麦穗,揉碎、轻轻一吹,脸上露出了浓浓的笑容,“你看籽粒很饱满,光泽度也好,今年的麦子真不赖,新种子立了大功。”

  5月中旬时,正处在灌浆期的小麦经历了一场强降雨和大风天气,当时让刘天华心中一惊,担心小麦倒伏,后来他多次到地里查看后,发现麦子在风雨中挺立着,基本上没有倒伏的,这才让悬在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这田间小麦长得好,品种选择很重要,选种周口市农科院培育的‘周麦36’真选对了。”看着田间待收割的小麦,刘天华兴奋不已。

  “‘周麦36’在高产、稳产、多抗、优质等方面都有不错表现,能抗8级风不倒伏,同时对条锈病等具有良好抗性,是我们重点推广的品种。”周口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韩玉林说,与普通小麦相比,它作为优质中强筋品种,蛋白质含量更高,口感更筋道,完全能满足高端优质面粉市场的需求。

  无独有偶,在镇平县贾宋镇黑龙庙村田间,种粮大户孟凡秋看着金灿灿的麦粒从收割机里喷涌而出时,再次为选择种“郑麦119”乐的合不拢嘴。“亩产肯定超过500公斤。”流转种植2000多亩小麦的孟凡秋告诉记者,“好种子,一看产量,二看品质;产量稳定风险就小,品质好就不愁卖;从2017年开始种植‘郑麦119’,年年都丰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小麦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河南省,除了“郑麦119”“周麦36”以外,稳产质优的小麦品种可谓百花齐放。自2009年以来,全省共有102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占全国近1/3;全国小麦育种领域的11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河南占据5个。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小麦品种培育也发生着变化。“上世纪末开始,我们从追求高产转为高产优质并重,努力实现从单一抗锈、丰产育种到抗病、抗逆、优质、高产综合育种的转变。”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说,广大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不断推新创优,培育出了一大批以豫麦34、郑麦103等为代表的优质强筋、弱筋品种。

  减损保证颗粒归仓

  在郏县薛店镇金色的麦浪中,80后农机手赵小娃驾驶着联合收割机穿梭于田间,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机械化提高了粮食收割效率,但作业不够精细会损失不少粮食。”赵小娃说,这就要求农机手要注意留心小技术、小窍门,尽量减少粮食损失。

  今年“三夏”期间,河南预计投入超过19万台联合收割机,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以上。今年,河南省“三夏”生产暨夏粮收购秸秆禁烧工作电视电话会也明确指出,要选择适宜机具,控制好留茬高度和收割速度,提高作业质量,减少机收损失,将机收损失控制在3%以内。

  在兰考、荥阳、新郑等地共托管11.7万亩土地的荥阳新田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李杰是名副其实的新农人。随着托管的小麦陆续成熟收割,这几天他忙得脚不沾地。“种地增收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粮食产量和价格,另一方面要确保颗粒归仓。”47岁的李杰说,由于麦收中机损率高,很多粮食就白白抛撒到地里了。

  怎样减少机收造成的小麦损失率?李杰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并找到了减少机损的两个诀窍:一是对收割机出糠口进行调整,减小风力。收割机在收麦时,即要把小麦籽粒保存下来,又要通过风机将麦糠“刮”出去。而风力太大时,麦粒会随麦糠一起被刮走,只有把风力调整到合适挡位,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麦粒。另一个是匀速收割。如果收割速度时高时低,高的时候就会把麦粒从收割机中震出来。

  在刚收割过的一块麦地内,李杰随即扒开了几块被麦糠覆盖的地方,每个地方都只发现了一粒麦。“运用这种办法,每亩地能减少约40斤损失。”李杰说,“看着不多,算算账却惊人,如果我托管的土地每亩都能减少40斤,等于增产440万斤小麦。”

  麦熟一晌,在汝南县和孝镇新集村的麦田内呈现一片繁忙的麦收景象。汝南作为河南省农机大县,全县拥有轮式小麦联合收割机4864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12800多台,每年参加跨省作业机车12000台以上,机手达3万多人,打响了“天中麦客收获全国”的品牌。

  “至目前,全县农机手就规范化操作、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等事项都已做过多次培训;全县农机合作社对进行作业的机具进行了又一轮的检查与保养,以确保农机能顺利安全化生产。”汝南县农业机械协会会长、沃原农机合作联社理事长吴红伟告诉记者。

  “减少机收损失就是增加粮食产量,科学减损就等于绿色增产。”河南省农机技术中心主任凌中南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超过8500万亩,按照去年全省单产882斤算,如果能把夏粮机收损失降低一个百分点,就等于增产7.5亿斤小麦。

  “托底”拓宽销售渠道

  “俺家丰收的小麦不愁卖!”漯河市郾城区新店镇薛庄村种粮大户薛耀辉说着充满自信。老薛种植的1100多亩“丰德存麦5号”位于郾城区16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内,“早就和面粉加工企业签订了收购协议,每斤小麦高出市场价5分钱。”

  快割快打,麦粒不撒。在信阳市息县彭店乡麦田里,几台收割机正在紧张地收割着小麦,收割后的麦子被放到等在地头的运输车上,被拉去晾晒、去杂、装仓。“三四天就把所种的几千亩小麦全收完了。”息县种粮大户柳学友兴奋地说,“因为是订单种植,接下来晒干后,企业直接来拉走,非常省心。”

  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过渡带的信阳,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弱筋小麦。信阳市因势利导,在息县、固始、潢川等县区不断扩大优质弱筋小麦的种植面积。与此同时,众多企业先后与淮滨、息县、固始等县签署协议,在这里建立有机小麦高标准示范基地,长期高价收购严格按照标准生产的优质有机弱筋小麦。

  抓好粮食收购是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事关粮农切身利益,事关粮食安全大局。“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我们鼓励各类粮食企业开展市场化收购,参与优质小麦订单收购,实现优粮优价,强化产销合作,积极与加工企业、饲料企业合作开展租仓业务,实现农民增收,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徐富勇介绍。

  目前,从河南省粮食收购市场情况看,预计新小麦的市场价格会高于国家发布的最低收购价,今年夏粮收购可能以市场化收购为主。“我们做好夏粮收购进度统计和价格监测工作,密切跟踪市场形势,一旦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立即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确保种粮农民粮食卖得出;并及时发布夏粮收购进度、价格等信息,让售粮农民与企业形成有效对接,推动形成农民有序售粮、企业均衡收粮的良好局面。”徐富勇解释。

  为做好粮食收储服务,河南省早在5月下旬就把收购仓容、资金准备到位,预备有效仓容500亿斤左右,来满足收购仓容需求,筹措收购信贷资金500亿元,来保证信贷资金需要,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同时,创新开展“互联网+”收购,积极推广预约收购、上门服务等方式,让农民卖“舒心粮”;并充分发挥已建成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加工等服务,促进粮食提质进档。

  中原熟,天下足。夏日里,阵阵麦香随风飘溢在中原大地上,放眼望去,麦浪翻滚,一片丰收的场景不禁让人心潮澎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范亚旭

责任编辑:宋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