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生态龙胜:乡村振兴扎下“绿色”深根

发稿时间:2021-06-13 13:04:00 来源: 桂林日报

  在龙脊镇大寨村,从山头眺望,具有瑶族风情的传统民居散落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和梯田旁。“融合了瑶族风格和现代元素的民宿很受欢迎,旅游旺季还得提前网上预订。”村民告诉记者。曾经被“穷山恶水”包围的大寨村村民,如今靠着梯田的独特地理位置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大寨村获得旅游分红720万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大寨村仍获得逾500万元的旅游分红。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立足县情实际,凝心聚力,如期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贫困群众走上打生态牌、吃民族饭、赚旅游钱的发展之路。如今的龙胜正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奋斗姿态,在“形、实、魂”上下功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让乡村振兴扎下“绿色”深根。

  平等镇广南村有着千年的大糯种植历史,形成了从种到收、从收到食、从食到娱的一套完整大糯种植文化。近年来,该村依托生态优势,将大糯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不断加强大糯种植,与平等、龙坪、平熬等村合力打造1200亩左右的大糯种植基地,并通过广南村大糯种植合作社、广南村大糯加工厂、大糯文化传承展示中心、鼓楼春农业开发公司、融入文化节庆活动等等平台和手段,加大对大糯的包装和宣传,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2020年,广南村农副产品年产值近100万元。

  “今年春节刚过,就有很多家单位和旅游团包括散客联系我了,很多时候我们都忙不过来……”马堤乡牛头村村民苏志雄说,这几年牛头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变好了,环境也好了,游客也多了,2019年,头脑灵活的苏志雄将自家的农家院翻修一新,成为村里第一个办农家乐的人。

  产业发展起来了,旅游业态也不断向好,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在此基础上,龙胜将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塑造乡村“形实魂”,把“沿线”与“联片”结合起来,形成“基本整治+示范带”模式,逐步塑造富有龙胜特色的乡村风貌。全县已对“两高”沿线928个村屯的1637座房屋风貌改造,截至目前,已完工866个村庄,房屋风貌改造完成1454栋,同时,充分挖掘文化因素,打造苗族、侗族黄土墙青瓦房古香古色的吊脚楼。

  当地综合自然环境、民族特色、旅游资源等要素,把城镇、旅游景点、重要节点周边的村庄连片、成区域进行推进,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和田园综合体,实现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

  “一堆堆垃圾被清理干净,一面面破旧墙体被推倒,一个个厕所被改造……这几年,我们对建设美丽村庄的愿望是越来越强烈了。现在又吹响了‘三清三拆’的冲锋号,我们一定不会落后。”村民老韦告诉记者,在村民们的齐心努力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如今,乡村风貌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让生态龙胜更加宜居宜游,推动着农旅融合等产业蓬勃发展,为全县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建设扎下了美丽的“绿色”深根。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