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山地农业现成果 科技成果转换助力乡村振兴

发稿时间:2021-10-15 18:37:00 来源: 人民网

  10月,九寨沟正迎来一年中色彩最斑斓的时刻。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双河镇大寨村的“酿酒葡萄+饲草生态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不少酿酒葡萄挂在枝头,品相极好。它们的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

  “整个产区的酿酒葡萄种植海拔都在1400米到3100米之间,充足的紫外线迫使葡萄产生大量的花青素、单宁和多酚。”在基地,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设施园艺中心副主任刘伟说,九寨沟是四川省酿酒葡萄的优生区,也是我国优质高山葡萄酒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园区经营主体与省农科院在规划设计、建园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科技合作。

九寨沟双河镇大寨村的“酿酒葡萄+饲草生态基地”里挂着成熟的葡萄。人民网 朱虹摄

九寨沟双河镇大寨村的“酿酒葡萄+饲草生态基地”。人民网 朱虹摄

  作为阿坝州山地农业的代表,科技的加持让双河镇成为酿酒葡萄新高地。和双河镇一样,高山地区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制约农业效益的“穷山”变成高效农业发展的“靠山”,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四川省农科院与当地的合作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一系列生动探索。

  李子树下好生长 经济生态“双提升”

  李子虽是个小水果,但在四川却是独具特色的果树产业。截至2020年底,四川全省李子栽培面积已经达到99.6万亩,总面积及总产量全国排名第4位。阿坝州作为四川省李子的主产区,种植点位主要分布于汶川、理县、九寨沟等县,种植面积达15.02万亩。

  余下全文

  10月,九寨沟正迎来一年中色彩最斑斓的时刻。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双河镇大寨村的“酿酒葡萄+饲草生态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不少酿酒葡萄挂在枝头,品相极好。它们的成熟期在10月中下旬。

  “整个产区的酿酒葡萄种植海拔都在1400米到3100米之间,充足的紫外线迫使葡萄产生大量的花青素、单宁和多酚。”在基地,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设施园艺中心副主任刘伟说,九寨沟是四川省酿酒葡萄的优生区,也是我国优质高山葡萄酒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年开始,园区经营主体与省农科院在规划设计、建园管理等方面开展了科技合作。

九寨沟双河镇大寨村的“酿酒葡萄+饲草生态基地”里挂着成熟的葡萄。人民网 朱虹摄

九寨沟双河镇大寨村的“酿酒葡萄+饲草生态基地”。人民网 朱虹摄

  作为阿坝州山地农业的代表,科技的加持让双河镇成为酿酒葡萄新高地。和双河镇一样,高山地区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制约农业效益的“穷山”变成高效农业发展的“靠山”,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四川省农科院与当地的合作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有了一系列生动探索。

  李子树下好生长 经济生态“双提升”

  李子虽是个小水果,但在四川却是独具特色的果树产业。截至2020年底,四川全省李子栽培面积已经达到99.6万亩,总面积及总产量全国排名第4位。阿坝州作为四川省李子的主产区,种植点位主要分布于汶川、理县、九寨沟等县,种植面积达15.02万亩。

采用果-菌间作模式种植的姬菇。人民网 朱虹摄

  发展山地农业,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是关键。

  深秋,走进九寨沟县的李子林,树上的李子早已采摘完毕,但树下的姬菇生长正旺。

  姬菇是四川省规模化生产的主要和重要食用菌之一,也是该省重要的出口创汇食用菌之一。种出优质姬菇,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果-菌间作模式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团队在九寨沟试验推广的一项山地农业新模式。”据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四川省农科院资环所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唐杰博士介绍,九寨沟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食用菌的生长。他说:“以李子为代表的果林已有一定栽培规模,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发展食用菌种植业、采摘业和旅游业等,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利用、协调发展,是‘生态+高效+循环农业’。”

  据了解,长在林下的姬菇,一改往日的种植模式,减少了搭建大棚的成本。同时,李子树修剪后的枝条,经粉碎后可作为姬菇菌袋生产的原材料,而待姬菇采收完后,菌袋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通过菌渣还田又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有利于李子树的生长。林下栽培姬菇后,还可以为果林控制杂草生长减少除草成本,实现了经济生态的双提升。

  人参安家九寨 不与粮食争地不与虫草为敌

  过去,我们熟知人参生长在我国东北境内。如今,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人参也在四川顺利安家落户。

在九寨沟生长的林下西洋参。人民网 朱虹摄

  2014年,在东北种植了几十年人参的张永斌来到九寨沟,他希望能够在这里,找到和东北人参生长环境相近的地方,在四川发展人参人工种植。

  “不同于大棚人参,高品质人参需要野生的生长环境,因此对环境的要求极其严苛,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较长的无霜期,海拔还要低于2600米以下等。”经过调研,最终九寨沟县漳扎镇的一片山地,成为张永斌远从东北带来的人参种苗的生长基地。为了让珍贵的人参种苗顺利在九寨沟生长,2018年,张永斌开始和四川省农科院中药材团队合作。

  据四川省农科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副所长张超介绍,九寨沟地处高原,阳光充足,水量充沛,空气温和温润,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长,又能满足人参、西洋参生理后熟及形态后熟对地温的要求。他说:“西洋参通过林下种植,可以实现中药材种植不与粮食争地,也不需要施农药化肥,同时还实现了不与虫草为敌。”

  除了葡萄、人参、菌菇等特色山地农业,四川省农科院与阿坝州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合作后,一番“改天换地”,大幅提升当地山地资源利用率。由农科院自主研发的山地农业“节水、节肥、节药、节劳、节种”新技术也实现了大面积转化应用,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科研单位,加快成果转化是关键。把农业科技真正带给农民,才能让农业科技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专家农民面对面、创新转化一条线。”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表示,“农业科研成果不能只摆在实验室或办公室里。”

责任编辑:左橙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