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的“燃灯人”

发稿时间:2021-10-28 14:35:00 来源: 半月谈

  在黑龙江省漠河市北极镇北极村,坐落着我国最北端的学校——北极镇中心学校。依托“最北”文学、冰雪运动,“最北学校”发展出有温度的教育。在校长马建国看来,边疆教育、乡村教育仍须升温,还需要更好的老师和更多的“燃灯人”。
  深挖“最北”地域文化育人
  “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你引向正确的人生之旅。”走进这所学校的教学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悬挂的当代作家迟子建的作品名句。
  “迟子建是从大兴安岭走出的优秀作家,她的作品带有浓郁的地域气息,也充满哲思,给人启发。我们挖掘这样独具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发挥‘最北’文学的力量,引导孩子们向身边的榜样学习。”马建国说。

在北极镇中心学校,马建国和学生交流玩耍 谢剑飞 摄

  冰雪是大自然给予最北之地的恩赐。北极村一进10月就冰天雪地,一年有一半的时间被冰雪覆盖。学校把“冷”变成热资源,大力发展雪地足球、速滑、冰车、拔河等运动项目,学生们在运动中不畏严寒、亲近自然,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师生还通过制作雪雕、手抄报等形式推广冰雪文化。
  “身处严寒冰雪世界,教育要有温度。”马建国一直关注乡村地区的特殊学生,及时给予他们温暖。他曾帮助一个有自闭倾向的女学生打开心扉,重新投入学习;带领学生志愿服务队,背送一个从小双腿肌肉萎缩的学生上下学;领着老师留校加班,帮助农忙时节的家长照看孩子、辅导作业……
  在马建国的倡导下,学校还建设了“乡村少年宫”,设有棋类室、英语导游室、心理咨询室等活动教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参加。
  近年来,学校口碑越来越好,学生数也触底回升。截至今年9月,学校从最少时的120多人增长到160多人,不仅本乡镇生源没有流失,每年都有外地学生来该校上学。
  留住师资就是守住边疆教育
  令马建国开心的是,今年学校新来了一位急需的英语老师——1998年出生的刘畅从师范学校毕业后来校教小学英语。
  “先要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学,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慢慢提升自己。这里条件虽然苦一点,但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够融入这片黑土地。”开学伊始,面对新进的两位“95后”年轻教师,马建国说。
  在马建国看来,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近年来,除了鼓励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市级培训外,学校每学期还拿出一部分经费,自行安排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到先进学校学习。
  马建国曾带队到塔河一小、塔河三中等省内学校实地考察、蹲点学习。白天,他们在名校全程跟踪、现场体验;晚上,他们及时交流。借鉴名校先进办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学校完善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
  在教师队伍中,学校挑选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中青年教师,组建教研组,确立课题,集中理论学习、开展教改实验,在学期末完成课题阶段性小结。这样以点带面,带动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细心探索。
  “要充分利用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把培训、教研、教学融为一体,兼顾长远目标与现实要求,既能提高教学水平,又为学校长远发展提供保障。”马建国说。
  经过摸索实践,学校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近8年来,学校中考升学稳居全区前列。尤其是2021年,学校初三毕业班12名学生中,有7名考上了区实验学校,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与好评。

马建国和学生一起上消防知识“开学第一课” 谢剑飞 摄

  由于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学校来的不少老师一个接一个地走了。不少领导和校长也曾想调马建国去更好的学校,但他始终没有动摇。“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马建国说。
  乡村教育需要更多“燃灯人”
  马建国回忆,刚接任校长时,学校办学硬件设施严重不足。他想方设法申请助学资金兴建教学楼,创建实验室、音乐室,升级多媒体教室、微机室,配备教学仪器,添置新图书。慢慢地,学校面貌发生了变化。
  距离北极镇100多公里的北红村小学,是学校一个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更为艰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马建国一边安抚教师,一边给学校争取资源,常常镇里村里两头跑。
  最初,北红村小学的吃水都成问题,几次尝试钻井都以失败告终。2014年,马建国带着钻井队,让大家伙儿“放开了干”,直到出水为止。功夫不负有心人,北红村小学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口井。北红村小学粗具规模后,又完善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课堂。
  经过多年投入,虽然乡村学校有了很大改善,但依然面临诸多短板。马建国说,师资依然匮乏,每个老师都要跨学科教课;很多老师年龄大,信息化教学设备不会用、学不好;体育、音乐等科目老师更是紧缺。
  “家长把孩子们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让他们寒了心?”马建国说,身处祖国最北方的学校,他将一直用自己的坚守和定力,帮助北极的孩子“找北”,也期待更多“燃灯人”,投身并且关注乡村教育事业,为孩子们照亮更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蒋宇骏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