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深山小村有“远亲”

发稿时间:2022-01-07 09:46:00 来源: 大河网

村民喜领新羽绒服本报记者张鸿飞摄

国网汝州供电公司员工在庙湾村架设电线本报记者张鸿飞摄

  □徐云峰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感慨世态炎凉、人情淡如纸的感叹,尤其是那些才高八斗、愤世嫉俗而又穷困潦倒的“士子”故事,总是让人一刹那间平添了许多凄凉。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些流传了数千年的“画风”却在不知不觉间被颠覆了。

  一拨又一拨党员干部从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走进穷困村庄,以“五天四夜”要求驻村与村民攀“亲戚”,抓党建、建产业、惠民生、兴文化,一个个穷村变了模样:雨污水管网入地了,“户户通”修好了,路灯和自来水装上了,卫生室和文化舞台投入使用了,产业兴旺了,乡亲们腰包也鼓起来了。

  昔日的贫困村脱贫摘帽,“集体经济空壳村”蝶变成了文明富美村。

  这就是全世界瞩目的脱贫攻坚驻村帮扶,在脱贫致富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一户都没有落下。

  庙湾村是幸运的,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被纳入河南省首批20个“集体经济空壳村”试点帮扶村,并有幸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结亲”,搭上了发展快车。

  庙湾村在当地45里白沙沟也是出了名的,曾经党组织涣散软弱,多年缠斗内耗信访多,村集体没有收入,村干部常常需要自掏腰包干村里的事,村部广场是老村委会主任以2分利息个人贷款流转的老河滩荒地。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庙湾村乡亲们的脸上开始挂满了笑容,村容村貌换新颜,村里也热闹起来了——

  去年12月3日,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汪继章带队到村里调研慰问;去年12月7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董林,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高金光带队,给村里送来了15万元现金、200件羽绒服;去年12月18日,集团机关党委牵头组织,6个职能部门负责人进村慰问,为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省文投公司给孩子们送来了200件文创帽子、保温杯;去年12月24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刘雅鸣带领两位副总编、4位系列媒体一把手以及集团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村里举行青年编辑记者新闻“四力”下基层实训基地挂牌仪式,爬坡过河、走村串巷,为村里发展建言献策。

  其间,还有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平顶山分社、河南日报政法新闻部、河南法制报、大河全媒体集团等报业集团所属部门、单位,汝州市医保局、市畜牧局、市乡村振兴局等地方政府部门,到村里调研慰问,送物资、送温暖。还有国网汝州供电公司无偿支持,帮助村里架设了育肥羊场项目一期工程供电线路,共8根基杆,长约1300米,其中15米电线杆2根、12米电线杆6根。

  仅仅在去年12月份这一个月的时间,庙湾村就来了那么多“亲戚”,可谓“车水马龙,门庭若市”了。

  回顾一年多的驻村工作,愈来愈感受到,只要驻村干部“把心驻在村里”,村里的各项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各类资源就可以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进而改变这个村的落后与穷困。庙湾村不是贫困村,享受不了扶贫政策,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没有被落下,而且发展迅速——

  一年多来,村里累计落地30多个党建文化、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等产业项目,各类项目资金实际落地1100多万元,尚有3个项目476万元资金在推进实施中,大棚香菇和各类土特产销售额累计180多万元,引进1个外部企业,发展了大棚香菇和育肥羊两个经济项目,在村民家门口带动就业100余人,村集体2021年度实现可支配收入30多万元。

  幼儿园、学校、太阳能路灯、卫生室、文化广场、党建文化宣传栏、健身器材、山泉自来水、百米深井、生产道路、产业道路、河道桥梁、冷库、雨污水管网、污水处理池、“户户通”硬化等,还有新发展党员、入党积极分

  子和递交入党申请书的进步青年等,每一样都实现了“零”的突破。

  其实,这些变化还都是面上的,更重要的是“精气神”变化:村干部们废寝忘食干工作,各类上访没有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广场舞每天按时跳起来了,邻里之间“磨嘴皮子”的少了。

  我在村里每天工作时间不低于16个小时,虽然累,但也觉得值。尤其是在2020年春节前后,乡亲们先后给我送来20多面(块)锦旗和铜匾、落地穿衣镜。乡亲们朴实无华的情感表达一下子让我跃入幸福的海洋,当场禁不住热泪盈眶……

  “亲戚们”关心温暖不断,这个山村不孤单,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永远不缺引路人、同路人。我深信,庙湾村的明天会更好!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