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开封祥符杜良乡:稻田地里插秧忙 乡村振兴正当时

发稿时间:2022-06-22 09:01: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年年有今时,夏至喜秧日,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走进开封市祥符区杜良乡马店村的田间地头,稻田阡陌纵横,放眼望去,一排排绿油油的秧苗在田间铺展开来,行行笔直的秧苗美如画,习习微风夹带着稻清香。骄阳似火,却阻挡不住农民插秧的奋进步伐,一幅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夏日插秧图”绘就出一片乡村振兴田园好风光。

  马店村脱贫户何海涛,正是这片水稻田的承包人,早年因家人患有重大疾病导致医药费花销较大,入不敷出,被认定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脱贫户。之后杜良乡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扶持全乡脱贫户,在就业、产业、技术、金融等各方面给予最大支持。何海涛自身也不愿意只靠政府发放的各项补贴度日,知道这并非长久之计,希望凭借自身的努力改变困局,于是便思考着承包村里的土地种植水稻增加收入,而水稻种植也是杜良乡的一大特色产业。

  第一书记得知他这一想法后,立即鼓励他向乡里申请小额贷款,并同村支部书记相结合,帮助他在村内承包土地100余亩,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截止目前先后共获批贷款12万元,及时缓解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育苗、施肥、打农药,一步一步从头开始。那段时间,何海涛整天在田地里忙碌,“种植水稻不仅是体力活,更是一门技术活。”何海涛表示,虽然他生长在农村,从小跟种植“打交道”,但大规模种植水稻还是头一回。刚开始在种植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乡里专门请种植专家对有意愿发展种植业的脱贫户进行培训,在培训过程中,何海涛就自己遇到的疑难问题向专家请教,并认真钻研种植技术,很快他就形成一套自己的种植方法。同时第一书记李治坡也经常到田地里进行帮忙,时刻将稻田的生产状况挂在心中,也会与何海涛一起探讨种植方法。有付出终究会有回报,如今何海涛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好日子,年收入可达20余万元,成为当地脱贫增收的典型代表。

  驻村第一书记李治坡在田地里帮忙插秧苗

  自己致富后,也不忘记拉动其他困难家庭。农忙时节他招收村内以及附近的脱贫户共同帮忙,工资日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增加收入。对于同样打算依靠种植业实现增收的其他脱贫户,何海涛毫不吝啬的传授自己的经验,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如今,何海涛每天奔忙于自家种植基地和务工基地,虽然辛苦忙碌,他却很满足。“对于未来,我充满了信心,只要自己愿意努力,勤勤恳恳地干,就一定能过上幸福地好日子。”说话间,何海涛露出朴实而幸福的笑容。

  摇曳的秧苗,每一株都饱含着对丰收的期盼,同时也表达着人们对实现乡村振兴的憧憬和期待。近年来,杜良乡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模式,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及时给有需要的脱贫户和监测户提供金融帮扶,有效带动农户实现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取得显著成效,也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注入“强心剂”。

责任编辑:左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