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文艺惠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发稿时间:2022-08-24 09:40: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振兴乡村文化,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焕发出乡风文明新气象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乡村文化的振兴也必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体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对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积极意义。
2017年起,山西省政府将“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列为全省民生实事之一。2020年进一步将“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活动扩展提升为“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作为“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牵头部门,与省财政厅共同协调,精心谋划,加强督促,狠抓落实,省、市、县三级政府每年投入送戏下乡经费近亿元,调动全省近600个各级各类文艺演出院团,演职人员1万余人。每年均超额完成万场送戏任务,几年来共免费送戏下乡7万余场,观众达4547万余人次。
通过近年来持续开展的“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活动,山西省广大文艺工作者把优质文化产品送到了基层百姓家门口,实现了群众多看戏、看好戏的目的,使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通过惠民演出激活了演出市场,激发了文艺院团创作和演出活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已成为山西省深入人心的惠民文化品牌。
由此可见,送戏下乡对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润养乡村文化生态。公共服务是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实行送戏下乡,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就山西省而言,有1000多个乡镇,近3万个行政村,每年一万多场的送戏演出,平均下来,每个乡镇一年10多场,每个行政村3年1场。进一步考虑到城市剧场的数量、举办的公益类演出(多数实行低票价)数量以及城乡的人口比例,“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极大地丰富了乡村的文化供给,对乡村文化的振兴起着重要作用。
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乡村文化的时代内涵。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严把剧目关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障。如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一把酸枣》《解放》的精彩片段、群众喜闻乐见的《杨家将》《赵氏孤儿》等剧目在乡村演出,不仅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唱响了主旋律,激发了正能量,更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
有利于以文启智,从观念切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山西省“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注重发挥文化扶贫扶志扶智作用,每年近一半演出向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地区倾斜。由省直院团带头,各市县院团积极响应,把精品剧目带到最艰苦的地方演出,多送戏、送好戏,传播先进思想和观念,提升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信心和斗志。在演出内容上,精心挑选耍孩儿《扶贫路上》、上党梆子《第一书记》、壶关秧歌《圆梦》等大量反映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和农村现实生活的剧(节)目赴新脱贫地区巡演,调动脱贫群众为乡村振兴继续奋斗的积极性。变“外援性”扶贫为“内生性”扶贫,激发群众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有利于滋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良好生态,促进戏曲艺术与乡村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一方面,戏曲艺术产生于传统社会,其反映内容、内涵精神、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深受农村社会和农村观众的影响;另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塑造也少不了戏曲艺术的润泽。看戏是农村群众在知识学习、行为养成、价值观熏陶、审美偏好形成等方面的最重要的渠道。因此,送戏下乡有利于加强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滋养戏曲艺术的根,铸造农村社会的魂。(安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