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威宁县丰收节,岔河镇西红柿分外红

发稿时间:2023-09-29 09:44:00 来源: 人民网

  金秋时节,正是农家忙碌时。9月20日,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热浪给岔河镇云沙村的大棚平添一份灼热。棚内,大小不一、红绿相间的西红柿一串串垂吊在藤蔓上,务工群众忙着采摘、挑选、装运,一幅秋日农忙图徐徐打开。

  “番茄采收不能沾水,早上有露水,摘下来放不住,容易坏。”刚刚指挥工人装完一车西红柿的种植大户林永,额头还冒着汗珠。“这里海拔高、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的西红柿,果好味甜。”上门收购西红柿的重庆客商杨先生说。

  望着丰收的西红柿,林永喜笑颜开。然而,2022年,从黑石头跑来云沙村接手大棚种西红柿的时候,她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以前是做水果生意的,突然改行,把握不住行情,全是靠摸着石头过河。”

  接手以后,林永首先和村民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并鼓励村民到大棚来务工,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其次加大技术投入,通过向专家求教、自己摸索,解决西红柿种植技术和管理难题;最后因地制宜,交错种植西红柿、豌豆、四季豆等品种,解决货源单一问题。

  “去年全部销售完,50多万元投资就回本了。”林永说,今年100余亩土地156个大棚,120个大棚用来种西红柿,其余的种豌豆和四季豆。雨水充足、管理得当,西红柿8月开始采摘,将一直持续到11月。“一个大棚的西红柿亩产量3.5吨左右,目前已卖出30吨左右,收入10多万元。”

  质量有保障,销售就不愁。每到西红柿上市,前来收购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开到地头。“我已经在这里住了10多天了,拉走10多吨了。”重庆客商杨先生去年就和林永合作,西红柿上市时节,他都会在云沙村住上个把月,等西红柿采摘完毕。“她家的西红柿品质、口感、卖相都很好,运过去都是直接进超市。”

  产业发展起来,最终还是群众受益。当地村民张宝仓,去年西红柿种起来以后就在大棚里务工,从种到收,全程参与。“现在采收最忙,我们白天采摘,晚上还要装车,一天下来有200多块。”

  近年来,岔河镇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引进种植大户、企业等,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种植产业扩面、提质、增效。为了让林永这类经营个体进得来、稳得住、留得下,岔河镇将继续用好用活政策,将闲置的大棚资源盘活起来,争取资金支持,不断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引领农业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威宁县人民政府网)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