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赤松茸喜丰收 冬日采摘忙不停

发稿时间:2023-11-29 10:36:00 来源: 人民网

  冬日里寒风瑟瑟,通辽市扎鲁特旗巴彦塔拉苏木青龙沟村种植合作社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朵朵粗壮的赤松茸从菌棒中顽强地钻出来,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农户们穿梭在大棚内,轻轻扭动赤松茸的根部,小心摘下并整齐摆放在身旁的篮子里。

  “今年,我村先行试种了14亩赤松茸,就迎来大丰收,农民们在农闲时节也忙个不停。预计每亩能产7000斤,总产量达10万斤左右,按目前市场批发价每斤8元算,总产值可达80万元。”青龙沟村党支部书记吴凤银满脸笑容地说。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又称姬松茸、粗腿菇、益肾菇,是近年来兴起的食用菌种植“新秀”,具有食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有“素中之荤”的美誉。

  赤松茸从种植到采摘,都需要大量人工,特别在采摘期,由于赤松茸生长较快,每天需要采摘2次,需要20多名采摘工。因此,周边农户便成了不二人选,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我在这里采摘赤松茸已经有一个多月了,每天的工作就是采摘松茸,然后按大小分出等级,工作既简单又轻松,一个月就有好几千元收入。”在合作社务工的村民张生介绍。采摘完的新鲜赤松茸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级别,价格也从每斤几元到十几元不等,按照标准,一级赤松茸需要达到直径3厘米以上、高度9厘米以下的标准,也就是说并不是长得越高越好,反而矮矮胖胖的赤松茸更受市场欢迎。

  吴凤银表示,“赤松茸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没想到首次种植就迎来大丰收,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发挥合作社带动引领作用,进一步提高赤松茸种植技术,引导更多农户加入赤松茸种植行列,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产业兴则乡村美,近年来,巴彦塔拉苏木充分发挥设施农业棚菜种植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通过技术创新,将棚菜种植与信息化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从大棚建设、育苗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四季无休的蔬菜大棚让村民找到了增收之路,使冬闲变冬忙,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白敖敏、王晓佳)

  来源:扎鲁特旗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