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资阳雁江:擦亮地标名片 乡村振兴“橘”势好

发稿时间:2024-01-26 10:35:00 来源: 人民网

  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资阳雁江区柑橘,种植面积共计27万亩,总产量46万吨、产值19亿元,柑橘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今,产自雁江的柑橘也跟上乡村振兴的步伐,热销全国,备受市场青睐。

  雁江区纬度范围适宜柑橘生长,土壤中镉、汞等8种主要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50%-80%,年平均日照时数1232.2小时,适宜柑橘提高糖分与着色度;年无霜期平均为315天,有霜期集中在1-2月,晚熟杂柑可越冬。因此,雁江区被誉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眼下,全区27万亩柑橘正先后迎来成熟季。

资阳雁江区柑橘产业。雁江区供图

  “土专家”以技引路

  “家门口”助农致富

  1月23日,在宝台镇滴水村,穿着“果衣”的柑橘挂满枝头,一派丰产的喜人景象。72岁的陈良清是宝台镇滴水村人,从事柑橘种植行业已有46年。过去,由于地少粮不够吃,陈良清只种植了小部分柑橘,品种也局限于红橘、椪柑、蜜橘、锦橙等,直到2001年,外出打工的人多了,陈良清流转了自家弟兄的一些土地,开始大面积种植柑橘,其间种过塔罗科血橙等品种,最后全部改种春见。

  “在我种植塔罗科期间,同社社员发觉这个还比较挣钱,便向我询问技术,我告诉他们要种春见。春见品种好、地域性强,除了四川、重庆外,其他国内产区均不适合种植,我们如果种好了,便可称为地方特产。”听过“土专家”陈良清的话,就有几家“胆大的”开始跟着种植。2017年,春见地头价6元一斤,较高的价格很快带动了全社的种植热情。

  据了解,陈良清对于培养柑橘、改良品种、力争高产方面颇有造诣,是当地的技术能手。他不仅管理自家果园,还受聘指导多个柑橘基地,果农们请他去指导,他的悉心讲解、实地操作等让大家折服。他指导种植的柑橘种类也比较多,能够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实现个大无虫害、量多高产。

  一个连年低产、濒于荒废的果园,经陈良清接手“力挽狂澜”后,第二年就能扭转局面,之后逐年高产。“土专家”陈良清因此名传远近,并被区农广校聘请,为2018年区农广校田间实地培训、2020年区农广校课堂培训共计11期学员授课。名声在外的他,在传播柑橘技术上一如既往、毫无保留。他常说:“‘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富才是真的富。”

  “像陈良清这样的种植专家,为我们当地的种植专业户以及百姓带来了很多种植方面的技术引导。作为农业农村局的主管部门,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土专家’加入我们的柑橘产业,助力柑橘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往绿色、生态、有机等方面发展。”雁江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局副局长廖越红说。

  “雁江蜜柑”发展历时悠久

  “分分合合”完成时代蜕变

  “土专家”陈良清带领的柑橘产业发展只是全区柑橘产业发展的一个侧写。

  据了解,雁江柑橘产业经历了先统后分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前,雁江柑橘种植普遍实行生产队或生产大队集中统一管理的生产模式。在当时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柑橘的销路曾十分顺畅。

  改革开放后,柑橘产业处于“分”的状态,变成以农户为单元的生产模式。柑橘也从短缺时代进入供需基本平衡的过渡期,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转化为以扩大规模实现总量的增加阶段。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一批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相继出现,柑橘产业和销售向有组织的方向改变,又回到了“和”的状态。人们认识到柑橘的品牌效应、文化价值比重越来越大。

  “我们雁江柑橘种植分几个阶段。”雁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高级农艺师邵永彬介绍,“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以前,以兴津蜜橘、椪柑、红橘为主,在这个阶段以产量为重点;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至2010年,这个阶段引进了春见、青见、不知火等品种,品种开始趋向多元化;第三个阶段就是2010年过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引进了金秋砂糖橘、沃柑、血橙等品种;近年来又引进了阳光一号、明日见、爱媛38号、爱媛46号等新品种,现阶段就是以品质为重点了。”

  据邵永彬介绍,柑橘种植技术也从原有的“矮、密、早”,调整为合理密植、合理疏果、合理施肥,兼顾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策略,以期达到农产品安全标准。

  下一步,雁江区将继续贯彻落实区委“三化联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并从聚焦发展主打品种,示范引领品质提升扩面,完善冷链、电商、出口备案基地与出口仓等配套设施,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着手,推动雁江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徐启梦)

责任编辑: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