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鹭岛花开满城乡

发稿时间:2024-01-27 08:52:00 来源: 农民日报

  冬日的福建省厦门市,洋紫荆花进入了盛放期,放眼望去,一簇簇嫣红随风摇曳,美不胜收。厦门,也称“鹭岛”,是远古时期白鹭栖息之地。40多年前,这里是一座相对闭塞落后的海防岛城。乘着经济特区的东风,如今的厦门已然在时代的浪潮中华丽转身,蝶变为璀璨的闽南明珠。

  说起厦门,很多人不会把它与三农联系在一起。这座拥有超530万常住人口的现代化国际都市,城镇化率超过90%,农村人口少,农业占比小,农村距离城市中心近,是典型的城郊型农村。

  “大城市,小农村”,是掣肘,也是机遇。因为距离城市近,厦门农村在融合发展方面更具优势。“城市资源导入农村,农村功能反哺城市,这是厦门当前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思路。”厦门市副市长季翔峰告诉记者,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提出要努力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坚持“以城促乡、城乡融合”原则,突出基础对接、产业互补、社会融合,厦门正在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携手锻造高质量“厦门芯”

  城市体量较小、资源紧缺是厦门的典型特征,如果完全依赖生产要素投入来发展农业,不仅消耗过大,而且可持续性差。要想实现农业的进阶发展,厦门必须做好“精”字文章,向质量要效益。“立足于厦门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发展高科技种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邱武伟说。

  在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的大门口,记者见到了百利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康英德。“为了提升种子种苗的品质,我们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目前获得了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谈到厦门种业的发展,康英德表示,“现在很多‘种子芯片’的模式都是‘厦门研发,甘肃生产,卖向全国’。”

  近年来,为了实现种子种苗产业的快速发展,厦门市累计投入3亿元建起了这座产业园。截至2023年底,已有超百家企业进驻园区,其中台资企业有28家,累计引进台湾良种300多个、技术50多项。在为种业振兴贡献力量的同时,园区逐渐成为两岸种子种苗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这株嫁接的番茄苗,下半部分是来自台湾的品种,抗病性强但口感不好,上半部分则是大陆的品种,口感好但抗病性差,两个品种嫁接在一起后,这株番茄就变得又好种又好吃。”在产业园的育苗大棚里,来自台湾的曾明宝从育苗床上拿起一株幼苗,介绍起两个品种的产地与优劣。

  2016年,年近半百的曾明宝从台湾来到厦门同安,担任百利公司的技术总监。7年多的时间里,他不仅从台湾带来了番茄、南瓜等蔬菜的优良品种,还引入了许多农业管理经验和技术。在厦门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台湾同胞也借由曾明宝这样的“桥梁”,从大陆的农业技术创新中受益。

  “现在大棚上用的通风模式就是来自台湾的技术,台湾跟厦门的气候接近,在应付湿热方面很有经验,大陆可以借鉴。同时大棚上的这条杆,过去都是用铁的,后来产业园找人开发了更结实耐用的铝合金杆,现在这套设备每年又会反卖回台湾,台农用过之后赞不绝口。”关于两岸农业融合,曾明宝可以从这座园区中找到许多实例。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大有可为。如今,许多像曾明宝一样的台湾农人活跃在厦门的种苗、水果、蔬菜等领域,与当地农民合作进行育种攻关和商业化种植,为厦门乃至福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出一份宝岛力量。

  在政策扶持、用地保障、资金支持、闽台融合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下,2022年厦门市现代种子种苗产业产值超20亿元,规模居国内领先水平,厦门已成为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

  高颜值乡村变身“城市后花园”

  与传统农业大市相比,厦门农村面积不大,如何统筹好城乡发展,发挥城郊型农村优势,让有限的农村既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市一样拥有整洁的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不仅丰富村民的生产生活,还能拓展市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对此,厦门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入手,在因地制宜改造农村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百村百面”的人文、历史、生态等资源禀赋,打造出一批形神兼具的高颜值乡村“厦门样板”,实现了“庭院变花园、转角成景观”。

  走在厦门市海沧区洪塘村赤土社的柏油村道上,一块块“美丽庭院”的门牌诉说着这里的变化。放眼望去,独具闽南建筑特色的红砖大厝与不远处的天竺山遥相呼应。这个曾经以水稻种植为主的贫困村,如今窗明几净、绿意盎然,“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最美宜居宜业村”成为这里新的标签。

  “过去的赤土社环境不好,产业也匮乏,是海沧区发展最落后的村庄之一,很少有人愿意从市里过来。”洪塘村党委书记王清钻说,“后来这里成为了乡村振兴发展试点,经过几年的努力,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村产业发展齐头并进,赤土社沉睡的乡村资源被唤醒。2021年,赤土社引进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等台湾规划团队,来自台湾的青年与厦门城际联合、九七华夏等驻村团队一起,将台湾地区丰富的社区经验融入赤土社发展。

  “我们来驻村会先走访调研,了解这边的历史和闲置资源,然后将我们带来的台湾经验和这里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推进村庄发展。”来自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的台湾青年童韦谕告诉记者,在两岸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赤土公益书院、赤土乡村会客厅等6个空间,以及赤土青年导览队、赤土开心婆婆西鼓队等5支队伍俨然成为新时代“赤土特色”。

  作为厦门农村面积最大、农村人口最多、农业占比最高的行政区,同安区是厦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行驶过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后,记者来到了厦门最偏远的“高山村”——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近年来,军营村沿着“山上‘戴帽’、山下开发”思路,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发掘与利用自身红色资源,实现了山上生态与山下文旅产业协同发展,昔日的“偏僻穷山村”蝶变为“富美新农村”。

  “过去因为生猪家禽放养和生产生活污水乱排,村里的九龙溪常年都发黑发臭。做了3次整治之后,这条溪才像现在这样干净。”漫步在九龙溪畔,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缓缓讲述着村庄的变化,“现在村里空气好、水好、环境好,我们一边做茶叶,一边盘活资源搞旅游,从贫困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大家伙儿心里都高兴。”

  高素质成为“农民”新注解

  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能够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因此厦门大力推动农民向市民化、专业化、职业化转型,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十四五”以来,厦门市加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农村公路、供水、水利、通信、电力五大领域完成投资15.7亿元,农民市民化的转型稳步推进。

  “社区环境一天比一天好,附近的公共配套也越来越完善,我们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观美术展、逛商场,小孩的教育条件也比以前更好了。”说起翔安区澳头社区这些年的变化,社区居民蒋伊茹打开了话匣子。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现在的翔安区已经从“大农村”蜕变为“跨岛发展”主战场。

  生活上市民化,生产上专业化、职业化。如今在厦门,农民是一种职业的理念正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不仅为增收致富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让“农民”这个词拥有了新内涵。

  “下一个问题,我们有什么办法去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火龙果不被小鸟吃掉呢?知道的同学请举手。”循着声音,记者在翔安区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的研学区域内,见到了满怀热情给来自市区的小学生们讲课的“火龙果姐姐”,同时也是合作社的负责人陈海云。

  “我是2016年回来创业的,之前在外地一个厂子里做管理工作。当时村里想搞个合作社把大宅的火龙果做起来,书记就联系了我。回来之后,我带着大家一边研发果干、果茶之类的火龙果加工产品,一边在基地搞研学带动村里的文旅产业。”说着,陈海云走到摆放着不同火龙果品种的桌子前,“合作社目前有7个品种的火龙果,这个燕窝果是比较好的新品种,甜度能达到22,价格也比普通的贵不少。”

  在陈海云的带领下,大宅社区用一颗小小的火龙果撬动村子的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村民的钱包鼓了,市民们也多了一个深度体验游的“火龙果乐园”。在融合共生的道路上,城乡群众都拥有了更切实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抓住农民高素质转型的关键,厦门围绕农民专业化系统谋划,通过职业能力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化水平,培育高素质农民。2022年以来,厦门全市共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5639人次,培育农村“双创”带头人100名。

  当城市与乡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平行”走向“相交”,厦门没有把乡村变成城市,而是在保留各色乡土风貌的基础上,逐步将各类城市资源和精细化管理融入乡村,努力让乡村在服务城市发展、承接城市功能外溢等方面发挥作用,凸显乡村独有的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实现城乡协同发展。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这条名为“城乡深度融合”的振兴大道上,厦门市终将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