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让家乡葡萄更香甜

发稿时间:2024-06-16 10: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夏日,柳河山谷葡萄黄金种植带上,连片的白色大棚里,成串的葡萄颗粒饱满、色泽诱人,弥漫着浓浓的香甜味道。这里是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鲍子沟村绿佳家庭农场,农场的主人,是返乡创业的“90后”大学生邢艳丽。

  2014年大学毕业后,邢艳丽在柳河山谷流转了10亩土地建起家庭农场,她的目标是让家乡的葡萄产业更上一层楼。“虽然当时卢龙的葡萄产业已有较好的发展,但无论是种植品种还是营销模式都比较传统,缺乏市场竞争力,群众收入有限。”

  可当时自己毕竟还是“门外汉”,而父亲邢卫彬有30多年的葡萄种植经验,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于是,“新农人”邢艳丽便虚心向“土专家”讨教。“我爸手把手地教我,我从他那儿学到了不少经验。现在通过观察秧苗、果色等状况,就能判断出葡萄的甜度。”邢艳丽说。

  学到了知识后,邢艳丽一边着手建标准化大棚,一边进行土壤改良。“我们根据测土配方及不同品种的葡萄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调配营养肥料,适度加大有机肥的使用量。土壤和葡萄缺什么就补什么、缺多少就补多少,从而对土壤健康和作物提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邢艳丽介绍。

  精准的“营养餐”让绿佳家庭农场的葡萄长势良好,结出的葡萄果型饱满、果香味浓、抗病性强。

  过去,大棚控温、卷膜放膜全靠手工,什么时候浇水施肥、调节温度全凭经验,管理一个葡萄大棚需要好几个人。而现在,邢艳丽在自家大棚里安装了自动温控系统和精准滴灌喷淋系统,坐在家中、轻点手机就能知晓大棚温度、土壤湿度等数据,完成浇水、施肥等操作。

  “管理大棚只需动动手指,十分方便。不仅节水、节肥,还能减少病虫害,葡萄品质也得到提高,人工也节省了下来。”邢艳丽致力于无公害葡萄种植,不断提升葡萄园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的技术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水肥管理,不仅减少了激素和农药的使用,在提高葡萄产量的同时,果品的安全性也不断增强。”

  葡萄质量高,还要懂得“吆喝”,邢艳丽在葡萄推介上也下了真功夫。

  “我们既有基地,又有产品,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产品供不应求。一位广州的客户通过视频看到我们的葡萄园,惊呼‘太美了,一串串的葡萄挂在那里,跟珍珠一样’。”邢艳丽紧跟时代步伐,尝试网络营销,用视频、图片展示葡萄,介绍种植理念。开展线上销售的第一个晚上,绿佳家庭农场就接到了50余单。邢艳丽还给每串葡萄都“戴”上二维码,严格保障葡萄品质。

  地还是那块地,效益却翻了倍。“现在,农场葡萄的销售时间可以持续到11月底,亩均效益也有大幅提升。”邢艳丽说,因为自家葡萄口感好、品质高,回头客特别多,“每到成熟季,只需发个朋友圈,许多订单就自己‘飞’来了。”通过线上销售,农场的葡萄逐渐打开了市场,远销西藏、云南、上海等地。

  现在的绿佳家庭农场,规模已从最初的10亩发展到近200亩,种植的鲜食葡萄种类有20多种,全部实现绿色无公害种植。农场也从当时单一的产销葡萄,发展成为集新品种葡萄苗木繁育研发、葡萄酒酿造、高档鲜食葡萄采摘于一体的立体农业产业园。经过不懈努力,邢艳丽的创业梦想已逐渐和亲自种植、管护、经营的葡萄一样香甜。

责任编辑: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