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2.55万名青年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 金华乡村成为青年创业热土

发稿时间:2024-07-01 09:51:00 来源: 金华日报

  几间农舍,一所院落,千亩良田,这是位于浙江金华义乌市福田街道清塘村的农业博士创新站、国家级玉米科技小院。

  负责人骆遥是一名返乡创业的90后农二代。自2019年从事农业种植以来,他陆续从福田街道及廿三里街道流转3000余亩农业标准地,种植水稻、小麦、甘蔗、鲜食玉米、高粱、义乌南枣等,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销售额已突破千万元。

  在骆遥看来,乡村要振兴,就要让农民农业农村都有所改变。进行糖蔗数字化管理及种植机械改造,实现糖蔗种植由纯人工到93%的机械化,带动行业增收6000万元以上;自主培育出糯玉米新品种糯J181,该品种鲜穗产量达1400多公斤/亩,是普通玉米产量的两倍……土地还是祖祖辈辈一直耕作的那片黄土,骆遥却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除了农业种植,骆遥还研发品质更好的农副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并找到合适的市场。一颗义乌南枣,在东南亚能卖1美元;一袋红糖麻花,在海外的便利店供不应求……2022年,农产品“出海”成功。

  近年来,金华市深化“雁归婺乡 智荟兴农”行动,让更多大学毕业生、乡村能人、企业家等返乡创业,以能人带动乡村发展和村民增收致富。2023年以来,已吸引2.55万名青年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在他们眼里,农民是体面的职业,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是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他们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盘活农村资产,推动农业产业化,提升农村经济,让更多农民钱袋子鼓起来。

  兰溪市永昌街道孟塘村是传统的蔬菜村,拥有省级“放心菜园”示范基地400亩、省级无公害蔬菜基地1300亩,辐射带动周边村庄种植蔬菜5000多亩。大多农户是种植能手,却不是销售好手。农户们种植的果蔬产品,难免出现滞销或销售价格过低的情况。2019年,兰溪市辣椒制作达人、90后农创客胡斌牵头成立果蔬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蔬菜育苗和蔬菜加工及销售,成为农民与市场的纽带。

  “公司年产瓜菜苗180万株,我们将这些优质的嫁接苗供给农户,再从农户手中收购滞销蔬菜,既让农户种上放心苗,又降低蔬菜滞销风险。同时新建一条剁椒加工生产线,设立多个品牌在网店销售,打造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的果蔬全产业链。”胡斌说,如今他们不仅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辣椒,还为4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在义乌市大陈镇,32个村的返乡青年农创客们聚集起来,打造大陈镇区域品牌——“大陈小集”,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平台衔接”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将“土特产”做出大文章。

  傅丽萍是该品牌负责人,致力打造农、旅、文化产业整合联动的品牌体系,将“大陈小集”IP文化加以转化,集结412种农副产品,挖掘31款本土特色农产品,线下搭建农产品文创市集销售场景,线上开拓“农产品+直播”营销模式,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第一公里”和到消费者手中的“最后一公里”。2023年,“大陈小集”实现营业额1406万元,带动农民增收3600万元。

  创业青年返乡入乡,盘活了农村资源要素,也助力农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宜居。“离城市不远,离故乡很近,抵达诗和远方,只需15分钟。”从曾经的水牛角村到年轻人向往的乡村,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集聚了200多名农创客,其中110多人是大学生。农创客们盘活了村里的老旧房屋,带来62个全新的业态,也在这里找到“吾心安处”。

  乡村的流量变成了产量,颜值变成了产值,山区变成了景区,资源变成了财源,农房变成了客房,村民变成了股民。这六个“变”成为李祖村的真实写照。数据显示,李祖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不足5000元升至2023年的6万元,村集体年收入从1.1万元升到365万元,2023年全年游客量高达70余万人次。(记者 李晓艳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