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山海渔村的新颜新气象

发稿时间:2024-07-10 13:27:00 来源: 农民日报

  “我们小时候,村里的文艺活动屈指可数,小孩玩泥巴、老人晒墙根儿,偶尔的一场露天电影就能让大家兴奋许久。”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曲家庄村党委副书记周淑清的回忆里,以前的乡村夜晚是没有颜色,也没有声音的。“干完农活儿就回家,晚上乌漆墨黑,家家关门闭户,除了邻里之间,住得远的人家平常甚至都不大来往。”光阴轮转,还是那个山海渔村,却已旧貌换新颜,热闹红火的精气神儿较往昔大不相同。

  暑气挡不住人气,蝉鸣盖不过歌声。连日来,曲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被悠扬的歌声萦绕。“天热了,忙完家里和地里的活儿,就来这里跟着老师学唱歌,权当解乏。”村民曲志芳告诉记者,自己打小便喜爱文艺,只是以前没条件,后来村里建起文明实践站,开设了音乐课程,她立马就报了名。“老师可专业哩。经过学习,我现在掌握了声乐的基本知识,知道怎样找到自己最好的声音,很有成就感!”一聊起唱歌,曲志芳的脸上满是幸福。

  在曲家庄,占地580平方米的文明实践站已经成为村里以及周边百姓们的“文化充电站”。周淑清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村里最热闹的地方:“那边是阅读区,从农业技术到小说、诗歌各类书目应有尽有,喜欢安静的群众可以来这边看看书、喝喝茶;那边是舞蹈教室,镜子、把杆、卡座、更衣室都配置上了,大家没事儿就来跳舞,是我们这里最热闹的地方;那边大舞台是我们做晚会和宣讲用的,每年‘村晚’的节目都是大家伙儿自己编排……”

  “去年以来,站点充分利用区老年大学送来的课程资源,开设了古典舞、太极、葫芦丝、书法和声乐5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大家在家门口享受质量高、内容丰富的教育服务。”周淑清介绍。

  银发红妆、仪态优雅,不去攀谈详聊,很难想象眼前的“模特”们都是来自唐家庄地地道道的农民。同样位于崂山区的唐家庄与曲家庄相去不过8公里,这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是别有一番气质。走台步、练站姿、练转身……一大清早,形体仪态老师就带领学员进行形体仪态练习,这些学员中,有一对特殊的“同学”——她们既是同窗,又是婆媳。“先是我婆婆自己报了太极拳、声乐和腰鼓课,看着她每天都乐呵呵的,我也心动了。后来我婆婆就拉着我一起参加,现在我们在家里是好娘俩儿,在活动中心是比拼着上进的好同学。”刘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在婆婆的带动下,她也是每次课程不落下,婆媳二人一起学太极、走台步,其乐融融。

  为了满足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崂山区自2018年以来,投入资金近4000万元,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文明实践所、167个文明实践站,探索“政府投入主导、社区运作受益、群众下单点菜、政府服务买单”的闭环模式。自这些文明实践站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为群众提供了学习教育、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等各方面需求,已成为当地有颜值、有内涵、有氛围、有亮点的新晋文化地标。

  “农村人也爱美,农民也爱唱歌画画,就是以前都埋在日子底下了,没人顾得上精神文化方面的培养。”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唐家庄村党支部委员孙佳看在眼里,“大家日子越过越好,精神头儿都不一样了,大家不是你跟我是一个舞蹈队的,就是他跟他是一个书法组的,每天乐乐呵呵,这样的日子有滋有味、有歌有舞,我觉着不比城里差。”(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郝凌峰)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