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乡村道路沿途皆是好风景

发稿时间:2024-07-18 15:25:00 来源: 农民日报

  7月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蒙蒙细雨中,村子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年轻人开车行驶在宽阔的水泥路上,他们习惯了往返于镇上的工作和生活;平坦的村道上,老奶奶的电动轮椅感受不到任何颠簸,早起买菜对他们而言是一天最重要的事;快递小哥的电动三轮车最是忙碌,在乡间小路上穿梭,彰显“江浙沪包邮区”的活力…… 

  “以前一到梅雨季,村子里的几条路就泥泞不堪,别说开车,走路都成问题。”说起村里道路十年间的变化,68岁的老党员徐亚利感慨万千,“现在走路鞋不沾泥,出行开车很方便,尤其是村里的几条路都修得平整宽阔,通村路更是从1米拓宽到8米、路面从黏土路变成了沥青路。路修好后,建材入村更方便了,村民的土房变成小洋楼,口袋公园、健身场随处可见。”

  与博儒桥村相距8公里的盐官镇广福村,也因通畅的农村路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砂石路经常扎破自行车胎,我都爆胎好多次了,路两边还全是垃圾,酸臭味让人受不了”“村道只有1.5米,根本没法会车”“行动不便的老人坐轮椅出行,石头颠一下摔了怎么办”“村里没路灯,晚上行车不安全,就怕撞伤村民”……早些年,广福村7组妇女小组长何玉如曾在村民代表大会上,代表村民提出了“一大堆”要修路的意见,引起了村“两委”高度重视。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村里很快通过‘一事一议’作出了扩宽路面、平整村路等相关规划。”广福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孝伟告诉记者,“我们采取‘村民筹资一部分、村集体出资一部分、市镇两级补助一部分’的模式,保证了建设资金,村路很快修通、修好。”据介绍,2011年前广福村完成了垃圾清运,全部村道由砂石路改成水泥路,并拓宽到3米;2011年把主要村道广联路和郭春路扩到8米宽,2023年7月又完成了“白改黑”(土路改沥青)工程。

  如今,博儒桥村与广福村通畅的农村路,已成为海宁市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实现“路通则民心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围绕“强城、兴村、融合”三大跑道,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撬动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为实现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力支撑。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促一域发展,这是浙江全域升级打造“四好农村路”2.0版本的美好愿景。海宁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洪国清每每谈起都会由衷感慨:“路通了,人富了,大家的心气也就顺畅了。”一条条大道串起沿路风景,引来了四方游客,便利的交通为村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遇。

  在博儒桥村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大棚外,村党委副书记瞿小妹正带着当地新招募的“棚友”来报到。“运输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村集体收入多了,村民也能家门口就业,一举多得,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瞿小妹说。

  “我们正在着力做好‘四好农村路+土特产’发展的文章,因地制宜打造一批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实现路景交融、因路而富,缩小地域差距,促进一域发展。”洪国清说,“未来也将不断丰富‘四好农村路+’内涵,挖掘路衍经济潜能,推进通村路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融合发展,探索形成‘客货邮+’发展模式,建立健全吸收困难群众就业的长效机制。”(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昱)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