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堰河何以三变

发稿时间:2024-07-27 10:36:00 来源: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你看我们村的变化就体会到:农村有希望、农业有潜力、农民有奔头!”近日,站在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的村史馆里,村党委书记闵洪艳指着橱窗里照片上破败不堪的土坯房,再转头看看窗外青山绿水环绕的和美村庄,不由得感慨。

  1992年,闵洪艳刚当选为村党委书记时,堰河村还是一个“看山山秃头、望水水断流、走路路断途、见人人犯愁”的落后山村。今天,再看堰河村,以青砖灰瓦、花窗、古门、小回廊为特点的鄂西北民居比比皆是;以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为特色的科技小院处处皆美;以勤俭持家等为内容的文明礼仪人人皆知……堰河村固定资产达到2.02亿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32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8万元,已蜕变为一个环境美、活力足、经济强、农民富、作风正的标杆村。

  堰河村何以巨变?“堰河村坚持走绿色路、吃生态饭、挣环境钱、发旅游财,‘日拱一卒’不停步,多年来获得的上级帮扶资金占发展总投入不到20%,大部分投入源于村集体自筹。”湖北省委常委、襄阳市委书记王祺扬说,“这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有益探索和襄阳答卷,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强县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部署的具体行动。”

  当下,全国都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剖析堰河之变,也为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建设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要建成什么样的乡村”带来了一些启示和思考。

  生态之变:一场由环境整治引发的变革

  说起堰河村的变化,还得从一场环境整治说起。

  32年前,“绿色银行”“生态经济”等名词首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也将绿色发展的东风吹进了堰河村。“‘绿色’还可以带来‘真金白银’。”一向爱学习善思考的闵洪艳想到了就干,“村里80%以上都是山,我们的优势在山,出路也在山。”

  如何才能让荒山成为金山银山呢?种茶。这个想法刚提出就遭到了村民们的质疑,“堰河的山属于风化石,种粮食都吃不饱,茶叶能当饭吃?”闵洪艳决定自己先带头试,“只有干才有希望!哪有一呼百应的,先做给群众看。”

  地当床,天当被,累了就在山上睡。一天天、一年年挥锄铲土、开山种茶,到1995年,堰河村光秃秃的山上已经长出了上千亩茶树。山变绿了,经过加工后的茶叶在当年春季还卖出了7000多元。这更坚定了全村人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紧接着,村民又种上了经济药用树种——杜仲、松杉、欧杨等。原来的“秃头山”变成了一个个“小银行”。

  仅山绿了还不行,从2003年开始,堰河村又率先发起了清洁家园行动。从垃圾分类到污水治理,一件接着一件干,年年不间断。杨世伟是堰河村第一位保洁员。2003年上岗时,村里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他的任务十分繁重。谷城县实施起“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全域投放垃圾桶(箱)4.9万个,城乡共建垃圾压缩转运站20座,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实现了生活垃圾全域收集、日产日清和资源化利用。同步建设的还有乡村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通过“单户三格化粪池式无害化卫生厕所”和“多户联建大三格化粪池式无害化卫生厕所+人工湿地”模式,村里污水集中汇入、无害化处理。

  渐渐地,垃圾、污水消失了,村庄日益整洁亮丽,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城里游客,昔日不起眼的山货成了值钱的香饽饽,村里人的厨房成了市民进村后的农家乐。2007年从深圳打工回乡的蔡杰在堰河村开了第一家土特产超市,首年就赚了10万元,之后销售额年年递增。“游客都是奔着村里生态环境来的,我们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生态经济化。”蔡杰说。

  认识到位,行动也更自觉。在群众的拥护下,堰河村又根据全县统一部署,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清理“三堆两垛”、整治“三乱”,深入推进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全村20多年坚持垃圾不出村,污水不入河,村民还自发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建起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实现从一处美到处处美、单一美到融合美、一时美到持久美的提升。

  现在,杨世伟仍是村里的保洁员,但活儿轻了许多,“每天一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房前屋后,爱护环境成了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产业之变:一条越走越宽的绿色发展之路

  对一个缺乏先天资源优势的村来说,哪条路才是最适合的发展道路?闵洪艳有自己的思考:“最落后的村其实最有发展潜力。发展事关养家糊口,不能急,也玩不得虚。”

  “我们不可能像平原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山水资源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那我们就用好山水资源,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闵洪艳说。30年来,堰河村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

  先让山青水绿,有了茶业这个支柱产业后,堰河村又成立了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动农户入社,把村民变为“合伙人”,五保户、低保户无偿配股,采取“合作社补贴一点、农户自己出一点、向上争取一点”的方式,推动村集体与农户共同发展。运行机制明确后,堰河村通过用好山水资源、盘活集体资源、撬动社会资源,以生态茶园为面,以道路为线,先后打造出民俗园、百日山等乡村旅游景点,全村农家乐遍地开花、游客络绎不绝,年接待量都在60万人次以上,村合作社收入由2007年的8.37万元增长到2022年的278万元,合作社社员分红由5000元增长到15.38万元,近十年来村民人均纯收入由9300元增长到3.5万元。真正实现了把山水变风景、资源变资本、产品变商品、农民变股民。

  随着经济增长的还有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的新业态,如露营基地、特色民宿、乡村研学、直播带货等,引入它们的正是堰河村的年轻一代,其中有“90后”也有外乡年轻人。村里第一家咖啡店便是由远嫁进村的陕西姑娘赵玲玲开的,村民们心目中公道的合作社“金牌会计”侯海燕也是从江苏嫁过来的姑娘。

  “90后”大学生方进满从名牌大学毕业后直接回村和父母一起承包了300亩茶园,开了一家民宿,年营收200余万元。“90后”退伍军人宋鹏凭借全心全意为村民提供专业服务的精神,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闵洪艳的女儿闵谷月被父亲的创业精神感动,大学毕业后也回到村里开起了农家乐,“虽然回村创业得不到任何特殊关照,甚至比其他人付出更多,但父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我对堰河村未来很有信心”……当其他村庄还在为留不住人成为“空心村”发愁时,堰河村已连续多年为人口净流入村庄。“回流的都是有先进发展理念、有带动能力的青壮年人才。”站在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闵洪艳说,“最好的堰河在明天!”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怀揣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堰河村的一代代人坚定走在生态经济的大道上,向着新的发展愿景阔步前行。

  治理之变:一个深入全村人心的共同缔造理念

  已成为“网红村”的堰河村,经常有人来取经,闵洪艳说:“堰河村最大的经验,就是‘人人共享,人人尽责’。”

  “人心不是买来的,是凝聚起来的。”这是闵洪艳时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话。从换届选举、修路建桥,到林权改制、民俗园建设,30多年来,堰河村每一件事都坚持着共同缔造的理念,村委会后面竹林里的280块石头墩子就是见证。“以前村里盖不起会议室,村里大小事村民代表都坐在竹林里的石头墩子上商量。”闵洪艳对每一次共商都极其认真,“共同缔造关键决策要实,共管要严,共享要共,共评要细,不能走形式,不要豪言壮语。”一年365天,每天早晨7点半,村“两委”干部都会准时来村委会开碰头会,总结昨天,安排今天,想好明天。

  经过探索,堰河村建立了村党委、村委会、经济组织“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通过法定程序实现“三驾马车”一套班子;建立了村党委会议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民委员会理事的“三会治事”机制;实行支部联产业、干部联项目、党员联农户“三联共建”。“农村党员就像一棵小草,力气虽小,也要顶一颗露水珠,这颗露水珠就是党员的责任和担子。”闵洪艳常对大家说,“必须党员带头干,干部使劲干,群众才会自觉干,社会也会支持干。”

  人人尽责,人人共享,互为因果。堰河村生态旅游经济专业合作社每天人流不息,有来取民宿统一定制洗漱用品的,有来用股金分红换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的。“户户都有合作社股份,每年的股金分红可以买齐全家一年的米面油,发展越好,分红越多。”村民陈光明说,自家发展和村里发展紧密相连。为给游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避免恶性竞争,村民还自发在合作社组织下抱团发展,所有菜品、旅游商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使用品牌,做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赢得了好口碑。夜宿堰河村,记者发现很多农户夜不闭户。村民龚贤军说,家家户户都争先参加村里年年组织的优秀共产党员、文明户、服务标兵、环保卫士、孝道模范评选活动,人人都有奔头,全村连续17年无上访、20多年没有小偷小摸或刑事案件。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新时代村庄共同体精神在堰河村的体现,一个和谐温情的村庄共同体由此重塑。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