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媒 共促和美
发稿时间:2024-08-19 10:19:00 来源: 农民日报
以“水”为媒 共促和美
——江西上犹县共建共享打造水美乡村共同体
图为水岩乡龙门村美景。
上犹,是江西直取江河名称命名的赣南小城。
一湖水孕育一方村寨。山清水秀的上犹江上,阳明湖等五湖相连形成了“一江连五湖、一线串五珠”的生态美景,全县14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村庄择水而居。
沿河乡村因水而生、因水而美。近年来,依托“四融一共”(即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和美乡村建设契机,上犹聚力打造“乡村+”产村融合发展模式,唱响了和美乡村的生态之歌。
江西建设“四融一共”的和美乡村,上犹有何“上策”?上犹县委书记刘洪梅认为,上犹要为江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助力,要将和美乡村建设真正纳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围绕“水”来做文章,打造水美乡村共同体的上犹样板,共建共享村庄和美、村风和谐、村民和乐的和美乡村。
水系与乡村共美
站在上犹县营前镇的云水河畔“稻香渔村”项目内眺望,河水清澈见底,河道宽阔通畅,岸边的稻田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不少游人在岸边步道缓步前行,伴着耳畔淙淙流水声,惬意享受着夏日清凉。
“我在香港大澳渔村长大,看到水清河畅的渔村风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家。”来自香港的游客宗女士,就是被“相约后花园、港犹一家亲”的推介主题吸引而来。
“福建有云水谣,江西有云水河。”据了解,云水河在营前镇境内拐了个大弯,于是便有了上湾、下湾,新溪、石溪等与“水”关联的村庄。
和美上下湾,绘出新画卷。如何突出景村融合?上湾村、下湾村“两委”在“水”字上花心思、下功夫,以云水河“一河两岸”为主轴,强强联手打造“稻香渔村”乡村振兴示范点。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如今的上湾村正在打造以“稻”为核心的“四季田园”——作为稻香渔村的子项目,去年开园运营以来,创收40万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8000多元。
与上湾村以“稻”为主题打造产业项目不同,下湾村依托渔业文化,利用原有的数百亩连片鱼塘建设“新赣南渔场”,突出打造以“渔”为中心的稻香渔村。目前下湾村已引进客商养殖生态鱼,直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益5万元,带动当地15位农户就业。
为了丰富村庄业态,下湾村还重点改造了有“赣南小故宫”之称的客家民居典型建筑“九厅十八井”。该建筑因“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得名,内外均与水相依。但一度因年久失修,曾经的“九厅十八井”破败老旧,已不宜居住。近年来,下湾村通过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和筹措社会资本完成了对“九厅十八井”的修缮改造。
如今的“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群内,天井放水,四水归堂;民居建筑群外,一条小溪半拥着“九厅十八井”,形似一轮弯月,穿过稻田,流入云水河,让水景相依、稻景相融。
上湾村、下湾村只是上犹推进“四融一共”和美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上犹县集中实施70个新农村建设点建设,扎实推进2个美丽乡镇、14个美丽村庄和2132个美丽庭院建设;启动水岩乡龙门村等6个“四融一共”先行示范点建设,按“景区化”要求,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
生态与产业共振
如果说阳明湖是上犹人的眼睛,那么龙门岛就是瞳孔,通过这明亮的瞳孔,人们尽可领略上犹生态之美。
水岩乡位于阳明湖区域核心位置,为了生态与产业共振,当地则在龙门岛上种植了40亩茶叶。水岩乡龙门村以此为带动,陆续整合发展茶叶基地200亩,吸引游客采茶、品茶、购茶,形成了完整的茶产业链,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以上。
和岛上种茶不同,因陡水湖(现名阳明湖)而出名的陡水镇长坑村水系资源丰富,村外茶坑河蜿蜒而过,村内小溪潺潺,便因地制宜水中种莲。
如何规划建设和美乡村,长坑村“两委”决定按“√”形规划建设,沿村庄主干道进村,在中央人口集聚的生活区规建荷花塘,并在村后生态区打造流萤谷。
每年6至8月,长坑村荷花盛开、萤火点亮,下茶坑河摸鱼、到荷花池钓虾、去流莹谷看景的游客络绎不绝。乡村有活力了,在上级乡村建设测评卷中,村民自豪地为自己乡村打“√”。
除了打造生态产业,陡水镇立足山水优势,依托和美乡村建设,推进产村融合,在红星村及周边推动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的旅游乡宿产品和项目。
“通过精细打造,红星村乡宿产业实现了数量由少变多、规模由小变大、场地‘由废变宝’、业态‘由简变丰’等‘四变’。”陡水镇党委组织委员何世军向记者介绍了民宿产业如何为村里产业、生态带来了变化。据了解,目前红星村周边打造了牧心纪、山中来信等高端民宿10家,并以商招商,不断吸引投资扩大规模。此外,村内闲置或废弃的房屋、林地改造成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红星村民宿集群内的休闲度假、养生、研学等业态正不断丰富。
建设与管护共抓
乡村建设最怕出现“一年新模样、两年旧模样、三年四年不成样”的窘况。
“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上犹始终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出真招、谋实策。”在上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钟源才看来,上犹的定位是打造和美乡村样板地、大湾区后花园;实策是坚持以“景区化、物业化、市场化”手段推进水美乡村共同体建设。所以,全县按照“一园三化”工作思路,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全力提升村容村貌、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上犹争做大湾区后花园,平富乡平富村则争创上犹水美乡村的后花园。作为一个被水环绕的村庄,平富村内树下河穿村而过,村外则有江西独有的河谷冰臼——燕子岩大峡谷。于是,在建设和美乡村中,平富村将水的文章做得淋漓尽致。
2019年,平富村在树下河畔打造了1公里长的河滨休闲绿道,以“U字”形的河滨休闲绿道为纽带,三面环水,东面是圩镇集中居住区,“U字”形中间是100多亩蔬菜基地,真正形成了景村融合、产村融合的乡村休闲“水立方”。
一到暑假旅游高峰,“水立方”便吸引每天六七千名游客来此亲水休闲,加上平富村村民和圩镇驻村单位人口,每天近万人活跃在平富村,给村庄环境管护带来了挑战。
如何做好乡村长效管护?平富村在2022年决定探索物业进乡村的管护模式,将垃圾处理、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路灯、体育设施、管线、村道、文旅设施维护和公共区域内的整治等物业服务事项均承包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管理。
由此产生的物业管理费用又从哪里来?虽有上面拨一点、企业捐一点、村民出一点,但仍杯水车薪,为此,平富村想到以市场化手段化解这个难题,经过洽谈,平富村承接了全乡8个村的垃圾清运工作,获得一年近40万元的收入。这样一来,扣除物业管理费用,村集体还可以稳赚五六万元。
村庄管护好了,越来越多本村人选择返乡。本村能人赖作能从北京返乡,提质改造了京富庄园,带动本村3家以上农家乐发展,户均年收入就有二三十万元;从大湾区到平富村果园来采摘的游客也增多了,带动果农年增收10万余元。
不仅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也增效。2021年,平富村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2022年突破100万元,今年将超过120万元。(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