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遗产”如何变“特产”?

发稿时间:2024-10-09 10:17:00 来源: 农民日报

  远处是星罗棋布的方塘,近处是郁郁葱葱的桑林,脚下是蜿蜒绵长的蚬壳路,还有那嬉闹搅起涟漪的池鱼……这里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2500多年前,太湖沿岸的先民苦于雨季的洪涝灾害,便修筑“纵浦横塘”水利排灌工程,将洼地挖深变成鱼塘,塘泥堆放于水塘的四周作为塘基,在塘基上种植桑树。久而久之,这里演变成以“池塘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为内涵的生态循环模式。

  目前,在湖州市一带,仍保留着6万亩桑地和15万亩鱼塘。而1007亩的桑基鱼塘核心保护区则位于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这里是我国桑基鱼塘最集中、最大,也是保留最完整的区域。

  年复一年,勤劳淳朴的荻港人祖祖辈辈靠着鱼、桑、蚕谋生,鱼桑文化代代相传。与时俱进,聪敏好学的荻港人将“遗产”变“特产”,携手走向共同富裕。

  在保护中开发

  “落日人家已半扉,隔篱问答语声微。桑枝亚路蝉争噪,一似南村割稻归。”

  循着宋代诗人王质的足迹,走在荻港村的石板路上,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氤氲的水汽扑面而来。走过白墙青瓦的民居,跨过各式各样的小桥,便能看见茂盛的桑树和倒映着天光的池塘。很难想象,眼前的美景也曾一度面临消失困境。

  上世纪80年代,为了快速发展经济,荻港村民“洗脚上田”进入二产,鼎盛时期,村里曾有30余家油脂、化工企业、作坊。村民虽然富了,环境却越来越差。

  时任荻港村党委副书记的章金财决心改变现状。于是,他组织村民开会,自发捐款,将垃圾堆变成了荷花池,逐步恢复生态。此后二十多年间,荻港村关停一众污染企业,修整道路民居,完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2004年,土生土长的荻港儿女徐敏利为推广家乡的鱼桑文化,开始筹建“农家乐”荻港渔庄,并带领团队与政府、专家合作,推动桑基鱼塘系统的“申遗”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跻身“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列,三年后,又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为进一步保护该系统,尤其破解退化、消减等问题,湖州市政府从立法出发,从今年2月起,正式实施《湖州市桑基鱼塘系统保护规定》,这是当地首部围绕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地方立法。不久后,南浔区各部门也共同发布了针对桑基鱼塘系统的《司法保护令》。

  在保护的同时,传承其背后的鱼桑文化也至关重要。有了这块金招牌,游客纷至沓来。“扫蚕花地”、蚕歌、蚕花戏、扎蚕花、千金剪纸、“渔家乐”、鱼汤饭……鱼桑文化赓续千年,历久弥新。

  依照传统,每年年底,塘里的鱼拉网捕捞后,村民们就会举行仪式祭拜鱼神。待仪式结束,村民们点鱼火、吃鱼汤饭、喝本地特色美酒。“文化就像陈酿老酒,时间越久,香味越重。”湖州荻港徐缘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荻港渔庄)总经理倪威告诉记者,为了传承习俗、推广文化,荻港渔庄创设了鱼文化节。

  今年1月,第15届鱼文化节如期举行,鱼乐、鱼歌、鱼舞、鱼火、鱼宴、艺术展,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万名游客,3天时间吃掉了10余吨鱼。

  在传承中创新

  桑基鱼塘的鱼,腥味淡,口感佳。湖州蚕丝细、圆、匀、坚、白、净、柔,尤其以韧出名。据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立群介绍,桑基鱼塘在进行物质循环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就是鱼肉鲜味足、湖丝韧性强的奥妙所在。

  但在桑基鱼塘系统传统的生产模式下,鱼、桑、蚕产量相对有限。如何满足现代消费需求?于是,湖州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再度合力,一方面,保留传统养鱼养蚕方式,另一方面,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与传统技艺技能相结合,既保证产品质量,又提升产量,节约劳动力。

  如今,数字养鱼、科学用药的理念已慢慢深入大多数养鱼户的内心。退休后在荻港渔庄做安保工作的杨平荣,家里有50亩鱼塘,饲养着“青草鲢鳙”四大品种家鱼,说起新理念,头头是道。

  “过去是低密度养鱼,产量小,现在是科学的高密度养鱼,在手机上就能观测鱼塘情况。你看,附近农资店建了个微信群,把周边养鱼户都拉进来,随时指导用药问题。”杨平荣说着打开了手机里的智慧养鱼程序,只见每个池塘的溶氧量、水温、pH值、水深等信息一览无余,甚至还能用手机进行投喂、增氧等操作,一旦塘内有何异常,程序会自动预警。

  蚕宝宝娇嫩,养殖时稍有不慎就会死亡。尤其是小蚕,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更高。如今,荻港村的蚕农们可以把蚕种送到小蚕共育室里,统一进行培育。得益于共育室的适宜环境,加上有专业技术人员照看,十天后,待这些蚕养壮了,再分发给蚕农养殖,既节约了人力成本,又减少了小蚕死亡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蚕以洁净桑叶为食,过去天还未亮,蚕农们就得出门采桑叶,很是辛苦。刘立群告诉记者,目前,南浔区正在探索饲料养蚕的模式,将其他地区种植的桑叶做成饲料,再将饲料运回来供蚕食用。“饲料养蚕的成本比传统方式更低,且饲料保质期长,一次性加工可储存很久,既解决了南浔本地桑园越来越少的客观难题,还能实现全年养蚕,不受桑树生长周期的影响。”刘立群说。

  在转型中共富

  “荻港人世代重教,认为读书是最好的生产力,曾出过2名状元、57名进士、110名诗人,是章鸿钊等名人的故乡。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自己的故事。”年逾古稀的章金财向记者娓娓道来,在他看来,身为荻港人,必须讲好家乡的故事。

  二十年前,徐敏利凭借着荻港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及“非遗”——陈家菜技艺,一手创办了荻港渔庄。现在,这里已成为了以鱼桑研学为特色的农文旅综合体,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二十年间,荻港渔庄的工作人员从几十人增长至600余人,90%以上都是本地人,累计发放工资、福利3亿多元。

  在桑果丰收的季节,荻港渔庄收购村民摘下的桑叶和桑果,做成特色湖桑茶和茶点招待游客,并通过线下和网络渠道销往全国各地。“以前,桑果和桑叶的价值和利润率很低,很多都荒废在树上了,根本没有人采摘。”倪威说,现在,渔庄制作产品需要大量原材料,村民采摘桑叶、桑果,当天就能结清货款,“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带动了周边1000多名村民增收”。

  抽蚕丝、捕湖鱼、蚌壳画、鱼骨画……荻港渔庄的研学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正猛。四五年时间,团队已吸纳近40名青年员工。倪威希望能将整个荻港村打造成为研学村,让更多村民参与其中,增收致富的同时带动村民个人素质、文化涵养等全方位提升。

  “村里有很多老年人,平时除了种菜没啥事情做。我们准备将他们发展成为研学人家,每月提供两次专业培训,目前共有120余户人家参与,每户每年能增收2万余元。”荻港渔庄办公室主任、湖州鱼桑文化研学院负责人俞峰鑫说,“比如有一门课程,就是由研学人家带学生进行半天到一天时间的喂鱼、养蚕、播种,以及学做本地特色陈家菜等,一天就能收入几百元。”

  “在荻港村,桑基鱼塘系统对于整个农村社区有着可持续的积极影响,荻港村的农业生产和饮食文化一直保持着活力和生机。小农户在接受培训后,可以向研学团队传授农业知识和烹饪技术,身体力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文化传承中来,同时提高收入。”中德农业中心德方副主任白闵琦(Michaela Boehme)在研学人家体验了非遗文化、走访了荻港古村落后表示,荻港村的发展模式值得其他国家关心中国农村社区发展的研究人员学习。

  据统计,2023年,荻港村游客量突破78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和土特产销售超亿元。村子富了,青年留住了;青年扎根了,新产业兴起了;新产业繁荣了,村民们的钱袋子更鼓了……鱼米乡,水成网,两岸青青万株桑。鱼桑里的共富密码,荻港村的1165户村民正在共同破解。(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董家琛 朱海洋)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