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长制”带动“路长治”
发稿时间:2024-10-28 10:08:00 来源: 农民日报
近日,记者走进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石硐镇大洪村,只见一条条公路干净整洁,一个个标牌标线清晰可见、一处处绿植错落有致……一派“路畅、洁净、绿色”的乡村公路美景呈现在眼前。
这只是息烽县着力推行“路长制”后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2021年3月实施“路长制”以来,息烽县将农村公路“路长制”作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农村公路管护工作,将一条条农村路打造成群众的安全路、产业路、美丽路和振兴路,先后成功创建了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乡村全面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坚持三级联动——
下好公路管护“一盘棋”
“作为一名乡级路长,我的职责就是对全镇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保洁和交通安全等工作负总责。”永靖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乡级路长吴平平说,“在具体工作中,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工作与‘路长制’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督促指导村级路长认真履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引导和鼓励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参与到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中来,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保障。”
据悉,该县按照“一路一长、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路长制”公路管理机制,形成了以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总路长,其他县领导任县级路长,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任乡级路长,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任村级路长的县、乡、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
同时,全县各村(居)还分别制定了群众爱路、护路的《村规民约》,实现了农村公路级级有人管,条条有人养,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失管失养问题。目前,全县共设置总路长2名、副总路长1名、县级路长26名、乡级路长22名、村级路长145名,各级路长负责公路总里程近1720公里。
“公路管理点多、面广、线长,除了交通运输部门外,全县其他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和村(居)等各方通力合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息烽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兴奎介绍,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公路的有效管护和治理,息烽县建立完善了路长管理体系,实现了公路管理全覆盖,极大提高了公路管理效率。
挖掘就业岗位——
激发公路管护“内动力”
“道路清扫保洁,路域环境整治,发现有危险情况,及时向村级路长报告。”正在路上打扫卫生的大洪村保洁员任福荣说,管路护路是她的工作职责,她包保的路段有1.5公里,每天都要上路清扫,每月有1660元的收入,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
像任福荣这样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承担农村道路清扫的保洁员,在息烽县有260余名,他们在村级路长的统筹协调下,随时排查道路安全隐患,保障路面干净整洁、畅通无阻。
“如果遇到汛期、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还会加大巡查频次。”大洪村村级路长陈昌翠指着石硐中康猕猴桃产业园区里的公路说,这样的村级公路大洪村有7条,全长9公里,是全村2700亩猕猴桃、500余亩李子和500亩茶叶重要产业通道。石硐镇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为全村16户监测户、脱贫户提供了16个道路保洁员就业岗位,在增加他们收入的同时,也提升了全村路域环境质量。
打通经济脉络——
驶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柿花坪至团元山公路,是西山镇团元山村的主要通道,近年来因原有道路破损严重,部分路段宽度较窄导致错车困难等问题制约团元山村的发展,群众反映强烈,改善道路愿望迫切。
作为柿花坪至团元山公路的村级路长,同时也是团元山村党支部书记的陶燕梅,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她通过召开群众会,组织发动村民对公路具备条件的路段进行拓宽,将原有4.5米宽路基拓宽到5.5米,并获得了县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陶燕梅介绍:“这条公路对于我们团元山村来说,太重要了,是进出村的主要通道,涉及全村9个村民组291户987人出行问题,从6月底开始施工以来,大家齐心协力,完成道路硬化2.3公里,增设涵洞5道,增设波形护栏1000余米。”
“以前道路好的时候,我们这周围有十多家开农家乐的,生意非常好,近年来受进村道路的影响,生意大不如前。”看着家门口硬化加宽的道路,农家乐老板路言祥满心欢喜地说,“我们团元山村森林植被好,非常适合发展避暑旅居产业,现在进村道路加宽了硬化了,以后进出再也没有交通困扰了,相信我们的农家乐生意也会越来越好。”
路通了、车来了、人也来了。“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不仅让息烽道路变美了、城市变“靓”了、环境变优了,更是打通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四好农村路”的建设让如今的息烽产业变旺了、百姓变富了。息烽把农村公路作为“扶产业、进园区、连市场”的重要脉络,按照扶优扶强、点面兼顾的理念,积极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加大产业路建设。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51条81.88公里农村产业路。(雍仕权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