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深处新瑶寨
发稿时间:2024-11-02 10:27:00 来源: 农民日报
古语云,“无山不成瑶”。高山流水,哺育了这个曾经刀耕火种的古老民族,也赋予他们山一般的勇敢,层层梯田攀入云雾缭绕的山巅,木质吊脚楼群临水而立,依水而建。犹如在天地之间创造出两种风景,云端之上,是一座天空之城;白云深处,藏着瑶族儿女为自己建造的家园。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总有一幕幕人间烟火。
深秋时节,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金江村黄洛瑶寨人潮涌动。沿着青石板路,穿过水车石桥,迎风上坡,身着民族服饰的当地群众和不同肤色的游客往来穿梭。途中不乏外国友人的身影,大家步伐矫健,赶往一栋传统瑶家木楼,上午10点,一场热闹非凡的歌舞表演即将开场。
伴随着民族舞蹈、晒红衣、长发梳妆、地方山歌等特色节目逐一呈现,古老瑶寨的神秘面纱缓缓揭开——这里因长发而闻名天下。当地妇女自古有蓄发习俗,村民不只长发及腰,有的长发甚至超过身高,被远近的人称为“长发村”。全寨参与演出的妇女超过120人,歌舞表演均为自排自演,以质朴本真的形象展示生活日常。台上,村民积极昂扬,享受表演;台下,观众不吝掌声欢呼,目不转睛。
美衣美发,美食美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观众席前排,来自西班牙的游客乔纳森·卡里略和朋友们慕名而来,在观看了红瑶民俗文化表演,并品尝美食后,他由衷感叹:“在中国,我们体验到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里的民族风情服饰风格独特,我从未见过有人留这么长的头发,这太特别了!”
在后台,村民潘桂英即将登台表演。已经90岁的她,身体硬朗、精神饱满,乌黑油亮如瀑垂落的秀发长达2.3米,格外吸睛。问及养发秘诀,她会心一笑:“一直用淘米水洗头喽。”“时常过来唱唱歌,跟老姐妹唠唠嗑,心里舒坦。”正说着她走上舞台,表演者们已经排好队形,她加入队伍,剧场里随即歌声飞扬。
上台参与互动的广东游客廖昭龙,时隔10年故地重游,他感受深刻:“我喜欢这里的风景,坐观山景,近赏稻田,山青水绿,让人心旷神怡。瑶寨跟以前不一样了,焕发新生。”新瑶寨旅游设施的升级、游览路线的优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为他带来满满的新鲜感。
剧场外的广场上,刚结束舞台表演的瑶族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潘继凤,正向游客展示红瑶服饰。“以前生活主要靠种田,现在能参加节目表演拿报酬,制作刺绣手工艺品,办民宿。村寨里的女孩子普遍不再去远方打工,在家门口就业,收入比之前翻了大概两倍。”潘继凤话里透着自豪。
沿着青石板路向北,路边的百香果饮品店,阵阵果香怡人。“这个店今年3月15日开张,由粤桂数字农文旅计划援助建设,并提供装修指导、设备支援、业务培训,交由我们当地来管理。”村民廖慧清正忙着招呼游客。店里仅靠销售百香果茶,收入就很可观。旅游旺季时,每月收入达1万多元。
暮色四合,村口的中国长发科技馆,前来了解养发知识并购买洗护发周边产品的游客热情不减。自2018年建成以来,科技馆每年从营业收入中划拨资金反哺村寨,用于弘扬长发文化。让依靠长发歌舞表演发展起来的黄洛瑶寨再添亮点,互融共促,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长发、服饰、歌谣……被赋予全新时代色彩,它是这里生活的瑶家人对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也是古老瑶寨生活智慧的创造与新生。2023年,黄洛瑶寨接待游客10多万人次,并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仅歌舞表演收入就达392万元,好风景带来了好前景。
金江河奔流而过,百香果产业初具规模,乡村的产业振兴之路,瓜果正飘香。红瑶织布里藏着大天地,历代守艺人用手艺传承瑶族服饰,也将助力瑶族文化走出大山。这个与山结缘的民族,潜移默化中,也拥有了山的品格与智慧,坚韧而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