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产业焕新 乡村蝶变
发稿时间:2025-01-06 13:3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村企联动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文化街区让村子旧貌换新颜……在浙江,乡村蝶变的密码就藏在这田间地头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里。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走进浙江乡村,看到许多村子里游客、返乡者越来越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优势让人们来到这里,留在这里,也带“火”了这里。
合作找新路,小村庄有了大出路
在杭州市萧山区浦阳镇,一片横跨3个村庄的试验田生机勃勃。这片试验田里,曾培育过九色油菜、上百种类的番茄,还吸引了许多周边地区的游客和研学团队来参观。
2022年,萧山区政府与传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化集团”)达成合作,在谢家、径游、安山3个村划定试验区域,用资金、资源推动土地优化利用、村民就地增收,该项目也因此得名“谢径安·传化农创村”。2023年,该项目一期完工并进入试运营,主体包括实验室、试验农田、品种试验温室、数字种苗工厂等,吸引了多个科研团队的到来。
实验室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借助“进门就能做实验、出门就能做试验”的优势,许多优良作物在这里诞生,并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在的收益。例如在品种试验温室中,有多个育种企业、科研院所提供的100多种番茄进行试种,经过品种优选、性状改良后,直接推广到当地农户,实现研发到种植的“一键直达”。
在数字种苗工厂中引入自动化播种育苗设备,也为科研成果的转化安上了“加速器”,让播种速度提升近80倍,再配合智能催芽室、智能育苗温室和全自动移苗补苗车间,可实现年产优质种苗2800万株,辐射带动农户种植面积超5000亩。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项目通过“六统一”的服务来为农民“兜底”,即统一生产设施、种苗繁育、农资供应、农技指导、农机服务、渠道销售,村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带着手来”。目前,已有7家家庭农场因该服务受益,每户每年可创收30万元至50万元。
浦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郭建达表示,村企联动、产业共融是强农村的重要路径,村民联动、效益共享是富农民的关键手段。摆脱“重建设、轻运营”的模式,打造更加多元的业态,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持续引导各类资本投向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其中,2023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支持政策二十条》提及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的投资激励机制,特别重大项目省级激励资金最高5000万元,鼓励类项目省级激励资金最高2000万元。
在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旅游公司+村集体+村民”的共富经营模式让当地村民闲置的房屋“活”了起来,旅游业“火”了起来。
2021年,盈川村进行了道路硬化、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村内建筑进行统一改造,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但村容村貌的改善并不足以让游客留下来,一方面,当时村里缺乏足够的住宿空间;另一方面,旅游业态不够丰富。
因此,盈川村引入衢州市衢江区腾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云文旅”)进行专业管理和运作,将农户、村集体的闲置农房流转并统一进行改造。目前,全村已打造民宿102间,出租房屋的农户每年每户可稳定获得1.5万元的租金。
随着民宿入住率的提升,许多赋闲的村民成了民宿管家,目前已有30多名村民通过培训上岗。
2023年,盈川村接待游客人数突破50万人次,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流量福利。“相较以前,现在每个月能多卖七八千元。”在盈川村制作酒酿馒头的个体户李炳章说,每天最踏实的时刻,就是系上围裙等“远方来客”。
空房子盖出旅游“金”屋,市场化的良性运作,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让新的能量注入乡村,就是先让百姓的口袋鼓起来,再让大家的脑袋‘富’起来。”高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邱志飞说。
深挖特产特色,老村释放新动能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千村联万村、先富带后富”,在乡村产业建设方面,致力于优势挖掘、品牌建设、平台打造,目前已培育省级名优产品300个、“土特产”品牌190个。
在衢州市常山县,“明星”产品胡柚作为当地传统作物,经过三代科研人员的良种选育,已培育出12个新品(种)系,风味独特、挂果率高,深受消费者喜爱。常山县抓住胡柚降脂稳糖、清肺润肺的优势,挖掘产品药用功效,结合耐储存的特性,以“营养果汁”这种形态打开了下游产业的大门。
为了进一步加强胡柚产业的稳定性,常山县胡柚研究院还积极探索下游产品的研发,已有饮品类、药品类、料理类、香精类、茶类、食品类、保健类、美容类八大类、近百种胡柚加工产品上市。
目前常山县胡柚种植总面积达10余万亩,2023年,当地相关产业链的产值达47.2亿元,也为常山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10万从业人员增收。
“品相好的胡柚优先供应鲜食,未成熟的小青果可供药用,其他的还可以加工成果汁、果脯、柚子茶。”当地胡柚种植户陈建锋说,常山对胡柚下游产品的开发让自己的每一颗胡柚都有“去处”。随着胡柚“身价”的提升,他的胡柚种植面积也从6年前的128亩扩大到现在的500亩,采摘季可吸纳当地劳动力100人左右,去年他的胡柚林净利润达70万元。
在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新光村,当地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也“挖”到了创新“宝”。
以前,新光村几乎每家都有打磨水晶、玻璃制品的作坊。水晶亮了,收益多了,但污染也很严重。后来,新光村进行水晶产业污染整治,村中水晶加工作坊被关停,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整个村子最少的时候只剩28人。
为了减轻村子空心化程度,新光村一边进行乡村旅游探索,一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青年创业人陈青松注意到当地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单幢古屋“廿玖间里”,他想用创意产品、独特风格让闲置的老屋“年轻”起来。
2015年,这个想法正式落地。当地政府从村集体手中接管了房屋,陈青松带着青年创业伙伴入驻“廿玖间里”,并将其命名为“廿玖间里青创基地”,开设主题咖啡屋、梨膏技艺、书画小院、浦江陶艺等不同风格的小店,并与相邻的明清建筑群组成了旅游拍照打卡地。
对当地而言,一方面,村集体可通过房屋租金获得分红;另一方面,该青创基地带动的旅游流量也为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提供了机会。2023年,新光村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旅游营业额达265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7.3万元。
重视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存量变经济增量
随着“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浙江在乡村发展中既关注产业振兴,也关注精神家园的建设。
2024年以来,浙江省创新实施文化特派员制度,从全省宣传文化系统、相关机关、文化文艺学会(协会)等选派1570余名优秀文化人才,赴乡镇(街道)、结对村(社区)开展乡村基层文化建设,把文化注入乡村,在乡村挖掘文化,把文化存量转变为经济增量。
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金坵村,是一个畲族村民世代居住的村落。这里通过发展茶产业实现了致富。让村民倍感自豪的,除了产业兴旺,还有对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
在景宁县文化馆工作的潘智慧,也是当地的文化特派员。她来到金邱村,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开座谈会的方式,与村干部一同商讨适合该村的文化项目。“我既然来了,就一定要把畲族文化的品牌打响。”潘智慧对节目设定、风格打造有一定经验,基于金邱村已有的“村晚”和民族婚俗表演,她召集村民一起改良表演内容、定期规范排练。
“我们一直提倡文化带动经济发展,成熟的民族表演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为“畲歌”“畲舞”而来,当地村民参与文艺表演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在盈川村,文化特派员毛芦芦丰富着当地小朋友的精神世界。
盈川村没有小学,村里的孩子都在高家镇小学读书,放学后的生活较为单调。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毛芦芦,将村里闲置的书屋改造成开展公益讲座的地方,围绕文学故事、非遗传承、写作方法等内容定期开设讲座,让孩子的生活“亮”了起来。
每个周末前,讲座的消息都会通过高家镇小学传达至学生,家长会带着适龄的孩子前来旁听。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小书屋,成为盈川村的一道风景线。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文慧 记者 陈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