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渔村的“渔旅融合”致富经
发稿时间:2025-01-16 11:00:00 来源: 农民日报
“我们地处象山港和西沪港的交汇地,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天然的渔业养殖基地。”走进浙江省象山县黄避岙乡的高泥村,讲解员这样告诉记者。江南冬季,凉风细雨,鱼鳞般的波光泛起海面,时而有鱼跳出,远处的黛山越来越近,记者乘坐渔排前往浙江最大的网箱养殖基地,探寻小渔村“渔旅融合”的致富密码。
渔排靠近基地,只见海面上黄色的方形网箱大大小小集中连片、一眼望不到边,基地上的游人悠闲垂钓,坐着摇椅喝着咖啡听着雨……谁能想到,曾经的高泥村只是一个偏僻的小渔村。穷则思变,20世纪八九十年代,勤劳又敢闯敢试的高泥人开始尝试养殖闽东族大黄鱼,他们去福建学习取经,用铁丝、柴油桶,自己动手拼凑出了第一个网箱。但闽东族大黄鱼抗低温能力低,一到冬天就大量死亡。怎么办?那就把鱼苗漂洋过海拉到福建去过冬。就这样,高泥的黄鱼养殖产业慢慢兴起。时间长了,渔民们觉得每年这样来回折腾也不是长久之计,要想真正做大产业,还得再谋新招。
根据“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理念,高泥村主动走出去、引进来,1997年引进了一家公司——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2000年开始培育岱衢族大黄鱼,2002年第一批鱼苗在高泥村投放,结束了大黄鱼冬季去福建过冬的历史。有了鱼种,如何提高养殖效率呢?高泥人又盯上了养殖网箱。他们对黄鱼养殖网箱进行技术改造,改造后的绿色网箱使用碳纤维等环保复合型材料,最大能抵抗12级台风,养殖空间削减了20%,鱼苗成活率提高了15%,网箱利润从200元/平方米提高至600元/平方米。
眼见黄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怎样更好地打开销路、卖出好价钱,成为高泥人面临的又一困境。海韵水产合作社就应运而生了,由政府、企业和养殖户三方共同参与,规范行业标准,推行订单生产、统一销售,从而拓宽销售渠道、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议价能力。此时,单一的养鱼、卖鱼已经不能满足积极进取的高泥人,在发展壮大黄鱼产业的同时,高泥人开始探索从“卖特产”向“卖体验”转变,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22年,该村开始谋划“西沪港渔旅融合示范项目”,总投资2.13亿元,构建了集养殖垂钓、餐饮休闲、海上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休闲平台。吸引了更多有能力的年轻人回到家乡参与其中。“以前我老爸养鱼就是养鱼,每次和我打电话就说鱼卖不出去,后来我辞掉高薪工作回家帮他,现在我们不仅是卖鱼到档口,更多是发展渔旅产业,在当地办渔家乐休闲垂钓,也把我们的黄鱼运到上海、北京等地的钓场,收入可观。”“80后”网箱养殖户乐海勇说。
高泥村产业兴旺也助力村庄共富,更多群众共享了发展成果。目前,高泥村大黄鱼养殖面积约3000亩,年产值1.4亿元,村民平均每户年收入超30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0万元。为方便村里的老人居家养老,让村干部有更多精力服务百姓,高泥村筹集资金200万元建成了村集中养老服务中心,老人可以在这里吃饭、理发、体检、娱乐,颇受村里老人的喜爱。“5元钱可以吃一日三餐,我们都愿意来这里吃饭,省钱又方便,还不耽误孩子工作。”鲍阿婆告诉记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 郑力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