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年味中绽放新彩
发稿时间:2025-01-18 08:44:00 来源: 农民日报
在六盘山东麓的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民间瑰宝彭阳刺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新春佳节之际吸引了众多目光。彭阳刺绣非遗文化将六盘山区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等元素融入绣品之中,不仅展现了六盘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成为了宁夏“非遗过大年”活动的精彩开篇。
在这样的欢庆时刻,非遗传承人们纷纷亮出自己的绝活,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其中,彭阳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人刘茹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她不仅通过改进针法技法,极大地提升了绣品的艺术价值,还积极传授技艺,带动当地热爱刺绣的百姓共同脱贫致富。刘茹深知非遗文化的珍贵,她表示:“非遗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将其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通过参加‘非遗过大年’等活动,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还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随着彭阳刺绣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宁夏的“非遗过大年”活动也愈发丰富多彩,为传统春节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让人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在各地的年货盛宴上,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实现了完美交融。银川市暨宁夏农垦新春好物年货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各个展台,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选购。本次年货节的主会场设在宁夏农旅产业园,这里汇聚了来自银川市三区两县以及宁夏农垦集团旗下的80余家企业,他们带来了乳制品、粮食、蔬菜、果品、肉蛋奶等各类特色农副产品,让人们能够尽情挑选心仪的年货。在这里,市民不仅能够享受到购物的乐趣,还能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非遗文化活动,如非遗购物节、非遗产品展销等,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年货节遥相呼应的是农村大集。在金贵镇传统大集上,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赶来置办年货。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喜庆的福字和对联为整个集市增添了一抹浓厚的年味。在这里,鲜肉蔬菜、水果糕点、炒货干果等年货商品琳琅满目;精美的窗花、毛茸茸的蛇年吉祥物等非遗手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村民携家带口,有说有笑地认真挑选着心仪的产品,将满满的“年味”带回家。农村大集的市井烟火气不仅唤起了中老年人的乡愁与童年记忆,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放假回来的“00后”大学生刘琪表示:“和乡音浓重的大爷大妈聊天、和商贩砍价,感受宁夏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真的很有意思。”
与此同时,传统戏曲展演、传统民俗表演、非遗游园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火热展开。在盐池县花马池镇北塘新村,宁夏“四季村晚”示范点首场演出暨盐池县“非遗过大年 年味最乡村”春节“村晚”示范点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前来。舞台上村民身着节日盛装,用歌舞、戏曲等表达着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盐池说书、道情等非遗项目接连上演,让观众在欣赏节目的同时领略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次‘村晚’真是热闹极了!村民自编自演节目既接地气又充满创意。”特地从银川赶来观看“村晚”的殷玉伟赞叹。而北塘新村的村民李川则表示:“‘村晚’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时代的乡村魅力!”
而在春运首日,兰州局集团公司迎水桥车站中卫火车站也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候车室内人头攒动,写春联、送福字、剪窗花、画糖画、吃蒿子面……旅客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中卫车站为旅客准备了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食蒿子面,细如银丝的面条在汤汁里香气扑鼻,深受旅客欢迎。座椅上的5岁小旅客嚷嚷着让妈妈再给他盛一碗蒿子面。另一边,中卫市糖画非遗传承人张月琴也在现场为旅客展示糖画的制作技艺。她熬糖、画糖、起糖,舞动手中的勺子在铁板上快速勾画出各种小动物的图案,并为小旅客讲解了糖画的起源与发展。车站青年志愿者将画好的糖画一一送到小朋友的手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宁夏“在宁夏·非遗过大年”紧扣“非遗知年味,悦宁共春风”的主题,围绕“腊八、小年、除夕、元宵、燎疳”五个年俗节点,以自治区本级活动为主场,各地级市为主题分场,联动各县(区)开展特色年俗活动,构建形成了“1+5+N”的非遗过大年新格局。
此外,活动还联动各县(市、区)组织了超过200项非遗特色活动,为公众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节日体验和文化享受。这些活动不仅为传统春节增添了新的元素和活力,也让人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