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们的农产品被更多人看到”
发稿时间:2025-01-20 09:50:00 来源: 人民日报
走进蔬菜大棚,体验网络新农人——
“希望我们的农产品被更多人看到”(体验)
开栏的话
无论是科技创新的前沿,还是文化艺术的舞台,抑或是社会服务的角落,都能看见青年拼搏的身影和闪耀的光芒。
2025年伊始,本版开辟“体验”栏目,记者将走近活跃在各行各业舞台上的年轻人,亲身体验他们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记录他们的奋斗身影、收获与期盼,聆听那些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
本报记者 侯琳良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济西高科农业园,80后夫妻王宝德和李娜租下了两个大棚,种植草莓和西红柿。他们借助方寸屏幕链接网友,让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近日,记者来到王宝德夫妇的蔬菜大棚,走近网络新农人。
“欢迎大家,我们家是草莓和西红柿的采摘基地,主要做免洗无农残产品,达到了绿A标……”一张矮圆凳、一个手机支架、一部手机,茂密的西红柿植株间,李娜娴熟地架起设备,面对手机镜头,声音响亮地说道。
当李娜将镜头扫向绿叶下的西红柿,“助播”王宝德立即摘下一颗,走到镜头前说,“给家人们掰一个我们的西红柿。”
大特写的直播镜头下,王宝德用手慢慢掰开西红柿,红粉的薄皮绽开,露出沙瓤的果肉,正中间是晶莹剔透的心儿,充盈的汁水顺着裂隙淌下,滴答滴答。
“第一次做直播的场景,历历在目。”李娜说,“刚开始尝试直播时,复杂的平台规则、信号不佳的直播场地、单调的直播内容,都让流量数据不乐观,我面对镜头也有些紧张,讲得磕绊,观众就只有几个人。”
听取了李娜的经验分享,带着紧张,记者略显局促地开启第一场直播:“大家好,我是新人主播,欢迎大家来采摘基地进行体验。”
一开口,记者就体会到直播的不易,说完短短两句,已经拿不准下一句该接啥。
李娜见状,赶紧接过记者的话,自然而然地将话题引到了产品亮点上。她将手机拿起来,走到蜂箱前给大家展示,语气幽默亲切,就像街坊邻居的知心大姐,和观众随意地唠家常。
开播半小时,观众的互动评论也渐渐活跃起来,在李娜热情洋溢的感染下,记者也渐渐熟络起来。
直播间里不少老顾客在积极地留言,“我去的次数多,连门卫大叔都认识我了。”“口感真的非常好。”……
正逐条回复着观众的留言,突然,手机因过热产生卡顿,直播被迫中断。李娜赶紧调试,不到一分钟便恢复了直播。
李娜说,这样中断的小插曲时有发生,原因种种,比如手机卡顿、大棚内信号中断、不小心违反平台规定,有时观众也会问出专业领域之外的问题,一时答不上来,会出现冷场。
李娜说,作为一位主播新人,仍在不断学习的路上。
“要想做好直播,最重要的还是真诚。其次说话要有趣,不能死板,得跟大家唠家常。再就是顾客可能是‘门外汉’,咱们专业的人要把这个专业性体现出来,但得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告诉他,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数场直播下来,李娜总结出了几条要领与心得。
“希望我们的农产品被更多人看到,收获更多知心的家人。顾客都是我很重要的家人,我并不想称呼他们为粉丝。我希望他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小时候的味道,我想把这条路走得更远更广。”李娜快人快语。
方寸屏幕间,巧借直播,王宝德和李娜的新农人梦想正悄然绽放。
(李子悦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