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溪望谷”绽放新希望

发稿时间:2025-01-28 09:58:00 来源: 中国农网

  临近年关,工地日渐冷清,走进浙江临海市江南街道的香年溪片区,却是一片繁忙,趁着旅游淡季,各项施工紧锣密鼓。这头,“共富学堂”进入室内装修阶段;那边,溪边民宿赶在春节前试运营;“米N加工”共富工坊里叮铃咚隆,有望开春后设备进场;水泵站抓紧浇筑,未来兼具骑行驿站功能……瞧这景象,热火朝天,看着就振奋人心。

  沿着香年溪溯流而上,山谷间拢共6个行政村。几年前,大家开展“香年栖谷”党建联建,形成名为“江南·溪望谷”的新组合。变单兵作战为片区组团,力量统合后纲举目张,既能发挥各自所长,又能实现资源整合。“共富学堂”所在的垟路村党支部书记崔巍巍明显感觉到了,组织变革带来的发展之变。

  “单村毕竟资源有限,很难引来大投资,也无法满足各类消费需求。如今,沿着共富示范带,大家形成‘命运共同体’,心往一处想,就能把蛋糕做大。”崔巍巍以垟路村举例,相对而言,空间阔绰,便因地制宜建了学院、营地、小吃坊等业态,别村就能错位发展,有效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基于项目之后,党建联建一下落到实处。”

  诚如其言,这可不是形式上的组合。围绕“吃、住、行、游、娱、购”,村村之间打破发展壁垒,将土地、资金、项目等资源加以统筹,再根据整体规划和点位特色招引业态,自然变得落子有方。而彼此又互为交融,在“溪望谷”统一品牌的感召下,在多规合一的顶层设计引领下,在共同资源和产业的联结下紧密相连。

  更往深一步,谁来统合,如何运营?对此,这里探索出“党建引领+国企领投+企业运营+村村入股”的联营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村集体经济凭借盘活资源获得收益,老百姓则通过拿租金、挣薪金、分股金实现增收。放眼各个项目,同样越来越多变“一租了之”为保底分红。具备共富“基因”,大家更加力往一处使。

  在江南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臻看来,农文旅融合,农为肌底,关键在产业和人才。前者,“溪望谷”聚焦茶叶和米加工,各自配套共富工坊,挖掘文化内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和附加值,让更多老百姓通过“土特产”致富;后者,打造一个个场景和平台,吸引“数字游民”变身新乡民,为青年返乡入乡创新创业提供便利。

  对此,前不久,街道专门组织了业态推介会,并一举推出包括青年回乡、文化新生、拯救老屋、复兴茶园等在内的七大“溪望计划”。眼下仅岙底罗村,就有20多位年轻人集聚于此。王臻希望建成一个社群生态圈,让更多的有志青年融入其中,成为乡村振兴合伙人。

  年轻人带来时尚业态,新潮流汇聚新兴人群,如今,“溪望谷”到处涌动着新希望。试运营短短两年多,昔日空心化的溪谷,今时已是别具生气,十几个已建成的业态各有千秋,累计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沿溪各村集体经济收入翻番,村均迈过了百万元大关,整个片区累计新增14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这一群体人均增收超过3万元。

  以此为缩影,再观整座临海城,当地正如火如荼建设7条共富示范带。这些带,既是串点成线的风景带,又是城乡融合的抓手带,既是要素集聚、改革集成的大平台,更是青年入乡、人才涌动的大摇篮。数据显示,去年,临海市共吸引810余名青年人才入乡就业创业,62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万元,农民收入比上年增长了5.6%。

责任编辑:李华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