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浙江江山:“乡村共富运营师”成为产业生力军

发稿时间:2025-03-31 10:29:00 来源: 农民日报

  春回大地,稻田披绿,万象“耕”新。在地处浙江省江山市长台镇华峰村峰田农场育秧大棚内,一排排嫩绿的秧苗“整装待发”。去年,这里的早稻攻关田和百亩示范方,亩产双双打破了全省最高纪录,能否再续高歌?对此,农场负责人陈林嶓信心满怀,今年准备再冲新高。

  除了忙活自家田头事,今年陈林嶓又多了新身份——江山市的“乡村共富运营师”,主要职责就是从“一人富”到带动“大伙富”。一开春,他便走马上任,紧锣密鼓开始指导村民启动新一轮播种。如今,300多吨化肥、可种4700多亩的秧苗已全部到位。

  陈林嶓的思路很清晰,如今种粮食,必须改变以往传统“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得化零为整,有了规模化做基础后,机械化、智能化方具用武之地。于是,在他的牵头下,以长台镇粮食产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龙头,流转了全镇及周边乡镇14个村,共计约5400亩农田,具体种植还是交由几个大户,但有了“统”之后,联合会就能提供技术辅导、技能培训、生产合作、产品加工、市场对接等多元服务。

  “很多想法是从培训过程中启发而来,既有专家答疑,又有同学一道交流,还到更先进的地方学习,很是受用。”说起市里组织的“乡村共富运营师”培训班,陈林嶓感慨万分。他坦言,起初“农创客”基本都是“单打独斗”,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交流甚少,就连同行间也互不相识,后来大家聚首,才发现有许多相同“痛点”,比如只懂技术、不懂运营,比如好产品卖不出好价格,又比如有心带动周边群众共富,可苦于没有抓手和路径。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运营,更离不开人才支撑。针对乡村本土运营人才短缺、产业发展缺乏运营思维等问题和短板,2024年,江山市启动乡村运营人才体系化培养培育行动,希望通过建立培训赋能、职业发展、要素保障、组织领导“四大体系”,激励和帮助乡村人才成长成才。首期培训班,由市里联合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举办,理念锁定“干什么就学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于是,40名“农创客”学员“回炉”,需完成31项内容的“理论+实操”培训,逐一通过能力考评,方能获得“乡村共富运营师”的资格证书。

  育好人才,关键得让人才尽显才能。对此,江山市积极谋划后半篇:鼓励强村公司、国资运营公司、农文旅项目团队等招聘“乡村共富运营师”担任职业经理人,并以“基本工资+绩效奖励+运营分红”的模式,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形成利益共同体。据介绍,对于“乡村共富运营师”及其团队在重点村所开展服务类共富业态投资的,待运营成熟时,江山市真金白银地给予落地奖励补助。

  短短半年多,这支队伍开始堪当大用。上余镇五程村党总支书记郑小荣担当“乡村共富运营师”后,很快成立了强村公司,将村里3000多亩闲置土地种上蔬菜,并配套了一个农事服务中心,用于加工菜干、辣椒酱等,同步又接入衢州市供销社旗下的生鲜配送中心渠道,别说真带动了300多户增收。另外还有“豆很好”共富工坊的负责人张君君,结合培训所学在廿八都景区新打造了一个“大陈面坊”,将面条搭配雪菜、土笋干等,打造成更符合当下青年喜爱的爆款,开业半年营业额近50万元。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江山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逐步落实“乡村共富运营师”创业扶持政策兑现,并继续摸排有潜力、有经验、有意向的“农创客”、村党组织书记及后备人才,办好“乡村共富运营师”第二期培训班,为乡村振兴一线培育更多爱乡村、懂技术、会运营的生力军,力争实现村村都有运营师。(朱慧珍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