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村官

首页 >> 村官要闻 >> 正文

村情通报会上解民忧

发稿时间:2025-04-27 10:55:00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暮春时节,气清景明。才早上8点,甘肃省武山县龙台镇董庄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广场上,已经来了百十来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这么早,就这么多人啦!比我进城赶集还积极。”村民苏小宝早早赶来,踮起脚尖,四处张望。

  主席台上,一排桌子,一个麦克风。2人整齐走上前,端坐一排,广场上很快安静下来。“乡亲们,趁着下地干活前这段空闲,咱们召开第一季度村情通报会。”董庄村党支部书记陈晓军清清嗓子,开门见山:“根据大伙儿的建议,经过‘四议两公开’,我们决定对村庄道路硬化4000平方米,修建U型排水145米、排水管38米……”

  “我们讲了,也想听大伙儿畅所欲言。”陈晓军稍作停顿,环顾全场,“有啥疑问,或者建议,敞开了提。”

  “村里事儿都公布得细。”村民杨军强没推让,起身发言,“我和媳妇都在外地务工,两个孩子放假没地方去,我们在外边工作也不放心。要我说,村里能不能想法办个暑假托管班?”

  “是哟,我家也这样想哩!公公婆婆年龄大了,精力跟不上。娃娃又贪玩,就怕出乱子。”村民董小英附和道。

  “地方倒是有,把咱党群服务中心的农家书屋一拾掇就行。关键问题是,上哪儿请老师?工资谁给支?”老党员董义强提出疑问。

  “娃娃们的安全和教育确实是大事。我觉得咱可以先摸摸底,找找村里的大学生,问问他们有没有时间义务辅导,谁能参与,就给谁加上美德积分。积分多了,还能到咱信用超市换物品。”党员代世平支招。

  “实在不行,咱花钱请老师。刚才公布财务情况,大伙儿也都听见了,这几年村集体经济发展得不错,积累了资金,倒是完全请得起老师。”陈晓军接过话茬。

  “那太好啦!”“我同意!”话音刚落,引得现场阵阵叫好声。

  “乡亲们,静一静。”陈晓军用手轻轻敲敲桌子,“下面对第一季度工作进行评议,并征求大家对村上的意见建议。”

  村民人手一张评价表,上面有“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评价等次和“意见建议”1个信息收集栏。村民现场填完后,由村“两委”收回统计汇总,作为下一季度工作参考的依据。

  这场村情发布会,是武山县344个村召开“村情通报会”的一个缩影。2024年以来,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武山县创新实施“村情通报会”制度,通过“村书记述职、党员群众提问、乡镇全程考评”的方式,每季度一次,组织村“两委”班子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并对群众所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逐一解答,详细记录意见建议,接受党员和群众的质询评议,确保村级事务办理流程、结果全过程公开,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打通村级治理“最后一公里”。

  “通过‘村情通报会’,群众知道村班子‘干了啥’,村班子知道群众‘关心啥’,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武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伟说。(通讯员 李缠武)

责任编辑:蒋宇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