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村富民促振兴
发稿时间:2025-05-10 10:28:00 来源: 农民日报
走进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新圩镇旺山村的百香果标准化育苗基地,可见行列整齐的百香果种苗在智能温控系统的精准呵护下蓬勃生长。这个由玉商杨兴武返乡创办的百香果种苗基地,年供应量占到全国的六成左右。这是玉林市基层党组织筑巢引凤、乡情纽带牵动社会资金流向乡村的生动体现,也是深化基层党建“五基三化”系列行动结出的硕果。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聚焦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等关键要素,持续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提升年、深化年、巩固年等系列行动,不断提升全区基层党建整体效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玉林作为全区农业大市,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上,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玉林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在全市深入实施“强基固本 强村富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计划,大力推进组织强村、人才兴村、产业富村,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不断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基层力量。
北流市返乡创业园内,党群服务中心精准对接玉商项目,电子元器件生产线跃动着智慧光芒。“自从2023年玉商玉工回归动员令发出以来,越来越多在外经商的玉林人选择回乡创业,离不开‘三级书记’组团招商引资机制的保障。”北流市委书记刘启说。
“三级书记”组团招商,正是玉林市“四级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的具体体现。在玉林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克兵看来,“全市持续强化‘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工作机制,自上而下传导压力,推行市领导联系乡村振兴重点村制度,压紧压实各级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责任。”
织密组织体系。玉林市扎实推进“两个覆盖”提质增效,做到哪里有党员、群众,哪里就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把组织的力量延伸到各个领域、各个层级。
为进一步推动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福绵区出台《大力推进自然村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网格化管理划分原则,推动符合条件的自然村应建尽建党组织。福绵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林凛说:“通过建立建强自然村党组织,把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发动起来,以党建引领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解决了一批乡村治理、产业发展难题。”
记者还感受到浓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争先晋位氛围。“以前,我们村环境脏乱差,村级产业薄弱,如今通过改善人居环境、发展村级产业,村里建了产业车间,办起了食用菌基地,新建了‘越影雅苑’轻食体验店,还种植300亩油菜花,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陆川县温泉镇洞心村党委书记吕为说。洞心村的华丽蝶变,正是发挥党组织强有力带头作用,该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自治区五星级农村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类似洞心村的星级村在玉林比比皆是,得益于全市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乡创建行动的实施。记者了解到,玉林市不断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实施基层党建“百镇争先 千村争星”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基层党建质效整体提升。
在博白县凤山镇峨嵋村,记者见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峨嵋村党支部书记李春燕。2020年,李春燕退伍后选择回归家乡,带领村民发展产业,把乡村视作自己人生的“新战场”,“勇当乡村振兴领域的排头兵,带动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在这个广阔舞台上发光发热。”如今,峨嵋村人居环境好了,群众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在玉林,有一大批李春燕这样的“头雁”正活跃乡间,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记者了解到,玉林市大力实施“头雁引领”“群雁提升”“雏雁培育”等专项行动,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培训,通过市县镇分级负责、全员培训的方式,分级分领域开展“三谈三找一比武”活动,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素质能力。
3月27日,100名参加玉林市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素质能力示范培训班的学员,到兴业县山心镇石柜村观摩百米壮族文化宣传长廊和民族特色体验馆。石柜村党总支书记卢德居现场介绍“互嵌互融”的石柜经验:“我们通过组织互嵌、文化互嵌、产业互嵌,把各族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凝聚了共建共荣的强大动力。”
类似这样的培训班,2024年玉林市县两级就举办了49期,培训镇村干部4500多人次、驻村干部2500多人次。“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还要从玉商玉工、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发掘好苗子,储备一批基层后备力量,为新一轮村‘两委’换届打下坚实基础。”马克兵说,要有针对性开展村级储备人才试岗锻炼,推动储备人才深入群众、服务群众。
把队伍建强、让干部过硬。2023年,玉林市在全区率先研究出台《玉林市进一步规范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办法(试行)》,建立健全“一张清单三项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进一步严格程序,有效提升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提高了农村发展党员质量。”玉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周桂民说。
眼下,容县自良镇的柚园里,沙田柚花竞相开放,十几位柚农认真听专家讲解人工疏花和授粉。“为了保证沙田柚的品质,我们专门邀请广西农业科学院的专家来给果农做技术指导,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自良镇沙田柚协会党支部书记曾艳艳说,协会搭建平台,重点做农民干不了、干不好的事。
以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容县成立了沙田柚行业党委。“按照市里的部署,我们扎实开展鬱品产业链党建赋能行动,通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确保服务在产业链上、人才培育在产业链上,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让沙田柚变身黄金果。”容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瑞谈到发挥沙田柚行业党委的作用时说。2024年,容县沙田柚种植面积已超24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超40亿元,跻身广西首批“桂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行列。
无独有偶,发挥链上党组织作用,玉州区探索组织链融合产业链聚势共富模式,依托广西参皇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玉林三黄鸡产业链综合党委。“我们已实现年产鸡苗3亿羽,带动了农户享受到数字化、智慧化养殖技术应用成果。”该公司党支部书记、总裁杨福剑告诉记者。通过党组织结对共建,创新“公司+党支部+基地+农户”模式,推行“村企联建”强企富民之路,成功带动256个村、1万多农户投身肉鸡林下生态养殖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党建引领,壮大村集体经济。如今,北流市新圩镇河村的生态之美令人惊艳,亲水栈道沿着原有的绿化而建,艳丽的三角梅竞相绽放,面貌焕然一新,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答案是,通过“土整归村”激活了“自我造血”能力。
2015年,北流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多类型、多用途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在农地入市的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首创“土整归村”改革模式,政府将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许可下放村民合作社实施,项目完成后按政府定价进行复垦指标回购,促进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河村党委书记陈家平说:“村集体创办的合作社开始盘活用地建厂房,引进企业和项目,我们负责招工、出租厂房,跟企业商定利润分成,村集体收入多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近年来,玉林市深入实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固本提质行动计划,推行村企共赢、抱团发展等八种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成立镇级强村富民公司和村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实体,助推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双增收”。2024年,全市共成立镇级强村富民公司31个,村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实体289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74元,连续14年排全区第一。
发挥组织保障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玉林市坚持以组织强基筑牢发展堡垒,以人才回流注入创新活力,以产业升级拓宽富民路径。下一步,玉林市将继续以“五基三化”夯基垒台,以“强基固本强村富民”精准施策,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振兴动能,绘就一幅组织强、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为新时代壮美广西建设贡献鲜活实践,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