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人才振兴的安徽农大实践
发稿时间:2025-05-12 10:31:00 来源: 中安在线
刚刚过去的2025年“五一”假期,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格外忙碌,大湾景区日均接待游客最高人次超1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在绩溪县食品加工厂内,长安镇下五都村党总支副书记冯文敏将一箱箱臭鳜鱼发往全国,订单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含山县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的羊舍中,三龙村党总支书记裴善权滑动手机屏幕,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跳动着湖羊养殖情况的数据……
这些鲜活场景,是安徽农业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简称“村大工程”)实施近20年来,在江淮大地播下的“人才种子”,结出来的丰硕果实。
破局:从“人才荒”到“头雁领航”
2000年初,安徽农村面临严峻现实,全省2.5万余个行政村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寥寥无几,老龄化严重,发展思路滞后。
“村干部连图纸都看不懂,怎么搞发展?”一位老村支书的无奈,折射出乡村治理的深层困境。
为改变现状,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农业经营与管理水平,2007年,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教育厅支持安徽农业大学启动“村大工程”,瞄准“一村一名大学生”目标,为乡村量身定制“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孵化”培养模式。
政策设计直击痛点:对村干部实施“单列计划、单独划线、单独录取”,最高降50分录取;课程设置紧扣乡村实际,法律、农业经济、电子商务等专业成热门选择;教学现场从教室延伸到茶园、车间、田间,论文写在振兴一线。
金寨县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便是受益者之一。“过去调解矛盾靠‘面子’,现在得讲法律条文。”她两度走进安农大“村大”课堂,从2009年学习农业技术与管理专科到2022年学习法学本科,将“全域旅游”“全产业链”等概念引入山村。
如今,大湾村5000亩生态茶园年产值超2000万元,茶旅融合带动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000万元。何家枝的学习热情更是感染了全村,大湾村3名村干部通过“村大工程”学习获得大专学历,年轻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80%。
蝶变:科技入乡激活产业新动能
在冯文敏的臭鳜鱼加工厂,标准化生产线取代了传统木桶腌制。“过去‘千人千味’,现在靠数据说话!”
这位曾经的“徽菜大师”通过“村大工程”学习现代农业管理,创新古法工艺,攻克标准化生产难题,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如今产业发展好,身为长安镇下五都村党总支副书记的冯文敏,带动周边5个乡镇3000多户农民发展竹笋、天麻种植,今年“五一”收购农产品超1000吨,户均增收逾千元。
科技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催生乡村产业裂变。
2018年,面对当时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众多的困境,在安徽农业大学“村大工程”当地教学点学习了2年的裴善权,把课堂所学化作实践真章,成立含山县三龙养羊专业合作社,从事湖羊养殖,开启了村集体特色养羊之路。
他带领村民建羊舍、引种羊,学习养殖技术,并引入物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养殖基地。
如今,合作社湖羊存栏量达3000只,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示范基地,2023年,村集体增收162万元,脱贫户户均分红达到3500元。“过去凭经验,现在有老师的指导,我们也是迅速发展!”裴善权开心地笑道。
深耕:制度创新打造“终身课堂”
自2007年开始,近20年探索,“村大工程”不断突破边界:从专科到专升本,从村干部到后备力量,从“一次性培养”到“终身教育”。
2013年,“村大工程”升级至“2.0时代”,由省委组织部统筹调学,安徽农业大学因为在工作中取得的突出成效,承担合肥、芜湖、马鞍山等11个地市村干部学历教育工作。为了教育教学更加符合村干部实际,学校在全省建设26个“送教上门”校外教学点,采取线上+线下、学历+技能、学历+创业孵化等多种方式提升育人效果。相关成果获批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020年,更细化的服务体系上线,专家团队“云端问诊”解决技术难题;田间课堂、大学生“结对子”等创新机制,让无人机操作、直播电商等新技能直达田间。
“学员结业不是终点,而是服务乡村的新起点。”安徽农业大学相关单位负责人介绍,“村大工程”年招生规模也由2014年1400人跃升到2019年超过4000人,2023年更是突破5000人大关,办学范围也由原来的11个市拓展到14个市83个县区,累计招收本专科层次学生4.7万余人次。
2021年,优秀毕业生何家枝作为村党总支书记领取“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牌,同年2月,裴善权更是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大家自主学习热情高涨,4.7万名学员中,超过一半的同学在不享受政府资助条件下,愿意自费报名学习。
向阳:乡土人才振兴的“安徽答卷”
从大别山麓到淮河两岸,“村大工程”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振兴路径:政府主导搭建平台,高校精准输送智力,人才扎根反哺乡土。它打破了“农村留不住人才”的困局,让“土专家”“田秀才”成长为治理骨干、产业先锋。
如今,这项工程已超越地域界限——其“定制化培养、终身化服务”模式被多地借鉴。荣获2020年国家“终身学习品牌项目”、中国教育在线2021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时代先锋奖”。
站在新起点,安徽农业大学正谋划“村大工程”3.0版本,一代又一代安农人,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不断擦亮“村大工程”金字招牌,为江淮大地培养更多乡土人才。
炊烟里的徽风皖韵,正因人才的扎根,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汪源)